機械社區(qū)
標題: 電池能吃了,,家長不慌了 [打印本頁]
作者: Callejon 時間: 2023-6-25 14:10
標題: 電池能吃了,,家長不慌了
現代人的生活需要多少電池,?一項美國的調查回答,,大約要 30 億節(jié)干電池(僅限美國),。
而這其中有 2500 節(jié),,在熊孩子的肚子里,。
在網上輸入“小孩吃電池”,,有超過兩百四十萬的搜索結果,。不管小孩是怎么把電池塞到嘴里的,,指向的都是這幾種后果:輕則咳嗽流口水,再則消化道堵塞,,黏膜燒傷,,最嚴重會導致食道穿孔甚至死亡。
號召小孩遠離紐扣電池的宣傳圖|British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
為了阻止小孩吃電池,,很多公司想了不少法子,。蘋果 AirTag 所用的紐扣電池 CR2032,就在表層涂了層苦味劑,。Switch 的卡帶,,表面涂抹的無毒、且目前已知的最苦化合物苯甲地那銨,只需要 0.0025 毫克就會讓人們苦的難以忍受,。
這些思路都是“如果電池不好吃小孩就不會吃了吧”,。但“副作用”是這個苦味涂層會影響電池的導電性,AirTag 就因此難以正常充電,,所以蘋果后面還發(fā)了公告告訴廣大消費者:不要給 AirTag 用帶有苦味涂層的紐扣電池,。
有苦味涂層的紐扣電池|亞馬遜店鋪截圖
于是另一個思路出現了,就在今年,,全新的,,更加安全的,完全可食用的電池誕生——既然小孩喜歡吃,,那就讓電池能吃唄,。
一份電池食譜 首先了解下正常的電池在人體內會發(fā)生什么。當電池卡在喉嚨里超過一定時間,,電池的正負極就會與濕潤的黏膜相連,,形成電流流通的電路。
而且電池含有強堿液體,,如果在體內漏液,,胃部和食道也會被腐蝕。
是不是很嚇人,,但不用擔心,,現在搜羅廚房,我們做一塊可食用電池,。
首先你需要準備好:
靛胭脂紅,、核黃素、鞣花酸,、槲皮素,、活性炭:這些材料在溶液環(huán)境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離子,可組成電池的陽極和陰極,。
可食用鹽的水溶液,、可食用金箔:食用鹽水溶液中大量的鈉離子與氯離子在通電后會產生定向移動,是良好的導電劑,,而金箔中的金單質是導電效率最高的金屬之一,。
紫菜和蜂蠟:它們來充當電池的隔離物和殼體。
可食用電池組成部分|YouTube by Raajje MV
具體做法如下:
用食品添加劑靛胭脂紅和核黃素構成陽極,,核黃素就是我們熟知的維生素 B2,,可以從杏仁、牛肉,、奶制品,、蘑菇,、雞蛋或者谷物里提取出來,;
用鞣花酸和槲皮素構成陰極,,槲皮素在自然界的存在也很廣泛,紅洋蔥,、辣椒和山楂里就有這成分,;
因為槲皮素的電導率低,所以還要將其用水-乙醇/純乙醇溶解之后,,摻入普遍用于藥品和黑色食品色素的活性炭中,,形成氧化還原復合材料;
可食用鹽的水溶液作為電解質,;
為了防止電池短路,,要把一小塊兒紫菜放在陽極和陰極之間,作為隔膜,,紫菜就是壽司里的那種,;
最后一步,把電極封裝在蜂蠟為主的可食用包裝里,,然后再在兩級貼上食品級金箔,,和糕點師傅用的是同款。
沒錯,,研究人員說這創(chuàng)意還真的來自于蛋糕,。而且據品嘗過的人說,嚼起來還真有一絲絲甜味兒,。(別說了,,有點餓。)
可食用電池外形|YouTube by Raajje MV
現在,,你得到一塊長得像黃油的可食用電池了,,它軟軟糯糯,人畜無害,,還真的實用——它能提供 48 微安的電流,,并延續(xù) 12 分鐘左右,可以為一個小型 LED 或其他微型電子設備供電,。
絕對的安全
這并不是第一款“可食用”的電池,,但卻是首個接近絕對安全的。
2016 年 3 月,,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fā)出了可食用的超級電容器,。他們將活性炭 (藥物級)、金箔 (食品級),、海苔,、蛋清、奶酪、食用明膠和功能飲料這些均可食用的原材料組合在一起,,得到一個能短期儲存電能的高容量,、循環(huán)性能又好的超級電容器。
但是它單位體積的能量比較低,,供電速度很慢,。另外,它會在人體內留下“不受歡迎”的微量礦物錳,,過多的錳會導致食欲不振,、生長緩慢、生殖功能異常等問題,。這大大限制了該電容器的可食用量,。
超級電容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官網
那這款新型可食用電池為啥能幾乎“百分百的安全”?
一是因為它用到的可食用材料里的主要成分含量,,甚至比它們在食物本源中的還要低,。比如用于兩極的材料核黃素和槲皮素,每日可能通過日常飲食攝入的含量有幾百毫克,,但是在電池里卻只使用了 0.5 毫克不到,。
二是這款電池的電壓只有 0.6V,電壓足夠低,,不會在人體中造成問題,,哪怕在吞咽前幾分鐘才把電池充滿電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證安全,。
所以,,能吃只是它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而且也別真吃),它更大的貢獻在于讓人們無懼電池對健康的潛在危險,,可以更安心地生活與治療疾病,。
還能用在哪
該款可食用電池是由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高級研究員 Mario Caironi 領導的團隊研究出來的。團隊稱,,希望這款電池的發(fā)明能夠徹底改變可攝入醫(yī)療設備,。
讓這種醫(yī)療設備更好地被人體消化的方向,叫“可食用電子學”(Edible Electronics),。像生物傳感器,、攝像頭和藥物輸送系統(tǒng)等,目前都有了“食用”版本,。但它們有不能被降解的風險,。長期停留在人體內,很容易形成二次感染,,如果通過手術取出,,又會造成二次傷害,。
目前這款可食用電池可以循環(huán)充電使用,科學家希望它能用在醫(yī)學診斷和治療,,為可以長期存在于體內的醫(yī)療器械供電,,省去病人需要一次又一次穿戴的麻煩與痛苦。
可食用電池充電|參考文獻
除了醫(yī)療設備,,可食用電池其他應用方向還包括為監(jiān)測食品儲存條件的傳感器提供動力,給兒童或寵物的玩具供電等,。
只不過,,目前電池的容量還比較低,團隊還沒有將其投向市場的打算,。他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再研發(fā)一款新的電池版本進行驗證,,并摸索大規(guī)模生產的方法。
除了電池,,該團隊還在緊鑼密鼓研發(fā)各種可食用電子元件,,包括晶體管。研究團隊稱,,一旦“破解”了可食用晶體管的“配方”,,就可以搞一番大事業(yè),比如用一套電子設備完成多個任務,,或是監(jiān)測胃中的 pH 值等等,。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giwivy.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