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_级婬片A片手机免费播放_亚洲国产成人Av毛片大全,男女爱爱好爽好疼视频免费,中文日韩AV在线,无码视频免费,欧美在线观看成人高清视频,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成 人 网 站 在 线 视 频A片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機械強度校核 [打印本頁]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2:09
標題: 機械強度校核
本帖最后由 風若寒 于 2014-9-2 12:10 編輯

最近做了一臺鋼管彎曲機,主機如圖所示,,現(xiàn)在做了下上梁和下梁強度校核,,我用solidworks分析和自己計算的差別很大,,用solidworks計算結(jié)果是合格,,自己按照計算公式計算,下梁的撓度是2.61mm,,上梁的撓度是3.78mm,,我用的計算公式是f=P*L*L*L/(48EI),油缸最大力是160kN,兩個立柱中心距是1270mm,,上下梁零件3D圖在附近里,,請高手幫我看一下,是不是我算錯了
作者: lyz815    時間: 2014-9-2 14:05
其他軟件打不開�,�,!換個格式吧
作者: 蝦米游海    時間: 2014-9-2 14:13
你的公式是簡支梁的,而上橫梁與立柱的連接可以看成是剛性的,,這樣公式就不適合了,,或者可以把這個結(jié)構(gòu)看成一個框架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4:41
蝦米游海 發(fā)表于 2014-9-2 14:13
你的公式是簡支梁的,而上橫梁與立柱的連接可以看成是剛性的,,這樣公式就不適合了,,或者可以把這個結(jié)構(gòu)看成 ...

我是按簡支梁的公式算的,,兩邊立柱是空心的,沒多大的支持力,,按框架算不合適吧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4:44
蝦米游海 發(fā)表于 2014-9-2 14:13
你的公式是簡支梁的,,而上橫梁與立柱的連接可以看成是剛性的,這樣公式就不適合了,,或者可以把這個結(jié)構(gòu)看成 ...

電腦上只裝了solidworks,,我轉(zhuǎn)了下IGS格式,你看下能不能打開吧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9-2 15:31
本帖最后由 寂靜天花板 于 2014-9-2 15:41 編輯

下梁上一堆東西,,為什么不等量轉(zhuǎn)換成力,,這都是外力,先算支座反力,,然后再算剪力和彎矩,。
再者什么叫用solidworks計算結(jié)果是合格,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如果是安全系數(shù)的話,,那建議你好好讀讀安全系數(shù)是什么,安全系數(shù)包括撓度和轉(zhuǎn)角嗎,,你計算撓度有什么用意,,來反證solidworks嗎,反證不了的,,因為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6:11
寂靜天花板 發(fā)表于 2014-9-2 15:31
下梁上一堆東西,為什么不等量轉(zhuǎn)換成力,,這都是外力,,先算支座反力,然后再算剪力和彎矩,。
再者什么叫用so ...

我沒有說要反證solidworks的意思吧,,solidworks可以看受力和變形的,我只是說我用solidworks分析是可以的,,但是我自己用公式計算變形比較大,,我是想讓大家?guī)臀铱聪率遣皇俏宜沐e了。如果你覺得我算錯了或者solidworks分析的方法不對,,你可以指出來


補充內(nèi)容 (2014-9-3 14:34):
梁兩端是套在立柱上面,,然后用螺絲鎖緊的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9-2 16:33
以上梁為例
首先按安全系數(shù)研判,用simulation分析結(jié)果最小安全系數(shù)0.95,,上梁不合格,。其次如果把上梁看成是簡支梁,則用公式計算上梁的撓度為2,,而不是3.78,。

(, 下載次數(shù): 206) (, 下載次數(shù): 209)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6:49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2 16:11
我沒有說要反證solidworks的意思吧,solidworks可以看受力和變形的,,我只是說我用solidworks分析是可以的 ...

2.61和3.78是我自己算的,,0.65是solidworks分析出來的,這個就是上面那個油缸往下壓,,然后上梁和下梁受力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7:11
寂靜天花板 發(fā)表于 2014-9-2 16:33
以上梁為例
首先按安全系數(shù)研判,,用simulation分析結(jié)果最小安全系數(shù)0.95,上梁不合格,。其次如果把上梁看成 ...

這個梁不是中間受力的嗎,?你那個看起來怎么是一端受力?我是剛剛學習使用solidworks做受力分析,,你看我分析的方法有什么不對,?我只會看應力和應變,那個安全系數(shù)還沒搞明白,。然后你算的是撓度是2mm,,我算的是3.78,你是用哪個公式算的,?截面慣性距是取多大的,?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7:50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2 16:49
2.61和3.78是我自己算的,0.65是solidworks分析出來的,,這個就是上面那個油缸往下壓,,然后上梁和下梁受力 ...

這個是用45鋼的,不過也確實差了一點,,但是主要是我覺得我用solidworks分析和自己計算的相差很大,,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算的不對,接下來要加多厚也把不準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2 19:52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2 17:11
這個梁不是中間受力的嗎,?你那個看起來怎么是一端受力,?我是剛剛學習使用solidworks做受力分析,你看我分 ...

我是按照簡支梁的公式計算,,截面取中間的那個面 P=160kN,, L=1.27m,E=205GP,,I=8.8E-6 ,,算出來的結(jié)果是撓度是3.78mm,這么算對嗎?
作者: wo103838    時間: 2014-9-3 08:24
我也下載來看看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4-9-3 09:25
我們以前算這些門架結(jié)構(gòu)都不可能這樣算的,。三樓的蝦米已經(jīng)說了,,這種結(jié)構(gòu)應該怎么算。那為什么還要按自己的那一套去算,,方向錯了,,能有正確的結(jié)果嗎,。機械手冊上有最基本的公式,關鍵自己清楚應該怎么簡化,。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9-3 13:53
樓主大俠可否提供一下橫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長度尺寸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3 14:15
愛貓人士薛定諤 發(fā)表于 2014-9-3 13:53
樓主大俠可否提供一下橫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長度尺寸

這個是二維圖紙,,3D圖首層有solidworks的的文件

作者: machel77    時間: 2014-9-3 15:07
本帖最后由 machel77 于 2014-9-3 15:08 編輯

從樓主所給圖紙看,,上梁與立柱屬固定連接,再用簡支梁公式計算不合適,。簡支梁就是說梁的兩端搭在兩個支撐物上,,兩端鉸接,現(xiàn)實看是只有兩端支撐在柱子上的梁,,主要承受彎距的單跨結(jié)構(gòu).一般為靜定結(jié)構(gòu) ,。


作者: machel77    時間: 2014-9-3 15:18
而且,我覺得更應該考慮上梁強度和立柱的穩(wěn)定性,。
作者: civiling1204    時間: 2014-9-3 15:22
首先這個結(jié)構(gòu)肯定不能按照簡支梁來計算,,如果設計的時候上梁的固定一端用轉(zhuǎn)軸,另一端用橫向滑套就可以了,。

總的來看這個結(jié)構(gòu)對于上梁和兩邊的支撐桿構(gòu)成了典型的門形結(jié)構(gòu),,作用力居中,屬于對稱結(jié)構(gòu)添加堆成載荷

對于下梁的計算,,要看下梁怎么和底座固定的,,弄死了也是門形梁

對于下梁的載荷,要看滾輪座的剛度,,壓彎中間的管,,力的傳遞主要靠兩側(cè)的滾輪,那么下梁受到的是對稱的均布載荷,,計算略有不同

對Solidworks的計算,,多年前用過,確實和手算偏差大,,不是自己的強項啊

不過從受力優(yōu)化的角度看,,上下梁都最好立著安裝,現(xiàn)在是“趴著”的,,受力的差距是看bh^3的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3 15:25
machel77 發(fā)表于 2014-9-3 15:07
從樓主所給圖紙看,,上梁與立柱屬固定連接,再用簡支梁公式計算不合適,。簡支梁就是說梁的兩端搭在兩個支撐物 ...

我也不敢確定,,兩個梁是用立柱連接的,立柱是空心的,,兩端車小了一點,,套到梁的孔里面,,然后外用螺母鎖緊的,我是覺得他他和立柱之間受力面積不是很大,,所以就當做簡支梁算了,,現(xiàn)在我頭都大了,。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3 15:31
civiling1204 發(fā)表于 2014-9-3 15:22
首先這個結(jié)構(gòu)肯定不能按照簡支梁來計算,,如果設計的時候上梁的固定一端用轉(zhuǎn)軸,另一端用橫向滑套就可以了,。 ...

下梁和底座是用螺釘鎖緊的,,剛性應該比上梁要強,而且下梁受力是對稱分布的,,所以下梁我覺得問題應該不大,,主要就是上梁的問題,你也覺得應該用兩端固定梁的公式來計算嗎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9-3 16:01
上方的門式結(jié)構(gòu)我用門式剛架軟件了一下,;
鋼的E差別不大,,所以選的Q235;
上梁截面為230X100均質(zhì)方鋼梁,;
立柱為直徑65均質(zhì)鋼柱,;
(, 下載次數(shù): 103) (, 下載次數(shù): 95) (, 下載次數(shù): 104) (, 下載次數(shù): 88) (, 下載次數(shù): 104)
5節(jié)點處位移最大為1.775mm,由于下方橫梁也要受力變形,,應該進一步完善模型,,樓主可否提供一下底座支架的圖紙。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3 16:10
本帖最后由 風若寒 于 2014-9-3 16:11 編輯
愛貓人士薛定諤 發(fā)表于 2014-9-3 16:01
上方的門式結(jié)構(gòu)我用門式剛架軟件了一下,;
鋼的E差別不大,,所以選的Q235;
上梁截面為230X100均質(zhì)方鋼梁,; ...

底座用8#槽鋼焊接做的,,用螺釘鎖緊,立柱是空心鋼管做的,,不是實心的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9-3 16:17
本帖最后由 愛貓人士薛定諤 于 2014-9-3 16:32 編輯

改成直徑72厚8,,1.915
(, 下載次數(shù): 113)
用結(jié)構(gòu)力學的方法也是一樣算,而這個小軟件算這些結(jié)構(gòu)和手算誤差很小
作者: civiling1204    時間: 2014-9-3 16:59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3 15:31
下梁和底座是用螺釘鎖緊的,,剛性應該比上梁要強,,而且下梁受力是對稱分布的,所以下梁我覺得問題應該不大 ...

如果兩邊那兩根圓管立柱足夠強壯的話,,就是按兩端固定的門形梁計算,。如果沒那么強壯,估計就得按998說的,,按鉸接算了,。
對于立管算不算強壯,,我沒有這方面的判斷經(jīng)驗。
不過看設計,,如果你現(xiàn)在直接把上梁立起來,,變形之類的結(jié)果會好很多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3 17:22
civiling1204 發(fā)表于 2014-9-3 16:59
如果兩邊那兩根圓管立柱足夠強壯的話,就是按兩端固定的門形梁計算,。如果沒那么強壯,,估計就得按998說的, ...

我們這個寬度比厚度大主要是因為油缸比較大,,窄的話油缸不好放,,也不好看,然后有了這個寬度后,,也不需那么厚了,,所以就成了寬度比厚度大這個樣子了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4-9-3 17:25
  誰能給我解釋下,你們在說什么嗎,? LZ的意思應該是驗算擾度,,咋和安全系數(shù)扯上關系了? 這結(jié)構(gòu)光算上梁和下梁的擾度是不是不夠,,立柱也有彎矩需要算下吧,。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4-9-3 21:22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3 17:22
我們這個寬度比厚度大主要是因為油缸比較大,窄的話油缸不好放,,也不好看,,然后有了這個寬度后,也不需那 ...

合格比好看更重要,。
撓度過大,,就是抗彎不足。離中心線越遠,,對抗彎貢獻越大,。所以增厚比增寬更有效。

作者: ZARD    時間: 2014-9-3 21:47

1.我也沒下資料看,,也沒興趣,,嘻嘻
2.我不知道樓主加載荷在SW里怎么加的,是加的類似于均布載荷,?還是和簡圖一樣的集中載荷,?這樣出來的效果不一樣的
3.按照樓主這么分析,這個看作是兩端固定鉸鏈就行了,,不用看作一端固支一段可動
4.你若是要保證強度可靠,,盡量選“工”字,“口”字型的鋼材就行
5.對于如題的集中載荷,選碳鋼合金鋼比較可靠,,45,,q235等都行
6.竊以為,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是兩端支撐的扭動,,這直接影響下面刀具的使用(圖看不太清,,可能不對)
7.以上都是我杜撰的,沒看過啥資料,,沒必要列一堆式子裝逼
8.樓主是自己做的項目,?
9.我感覺你用軟件分析的結(jié)果更可靠
10.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說的啥,嘻嘻
作者: ZARD    時間: 2014-9-3 21:49
樓主的困擾應該只是手算為什么比軟件算的變形要大吧,?
你軟件里怎么加載荷的呀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08:02
ZARD 發(fā)表于 2014-9-3 21:49
樓主的困擾應該只是手算為什么比軟件算的變形要大吧,?
你軟件里怎么加載荷的呀

是的,,我搞不清是自己算錯了了,,還是solidworks分析的方式有問題,我加載就是用那個與油缸配合的沉孔面加載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10:45
經(jīng)過各位大俠的指點,,然后我查了一些資料,,這個結(jié)構(gòu)是應該按照框架結(jié)構(gòu)來計算,計算原理如圖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10:59
我計算時是按照上梁中間截面計算慣性距,,計算上梁的慣性距I=8.8*E-6 ,,立柱I=8.3*E-7,立柱的反力矩M=7.58*E3,,最后用疊加法計算撓度=2.94mm ,,大家如果有空,可以幫我驗證下我算的對不對,,至于998大俠說的“
7,,再就是精確計算修正,比如油缸座是有面積的,,這就是一個‘均載計算’,,修正橫梁變形,再就是精確計算立柱到底轉(zhuǎn)角多大,,”我還沒有解決,,如有知道的,麻煩指點一下或者提供下資料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11:06
本帖最后由 風若寒 于 2014-9-4 11:47 編輯

請各位大俠指教 @2266998  @lyz815  @老鷹 @蝦米游海 @寂靜天花板  @eddyzhang   @machel77  @civiling1204  @ZARD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11:07
貌似我召喚的方式不對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4-9-4 12:01
思維方向是對的,,請繼續(xù)下去,。建議用excel比較容易閱讀。
作者: neckman    時間: 2014-9-4 12:36
solidowork 計算的 Q235材料,,擾度0.52mm  兩端固定約束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12:55
neckman 發(fā)表于 2014-9-4 12:36
solidowork 計算的 Q235材料,,擾度0.52mm  兩端固定約束

我以前也是用solidworks分析的,覺得是可以的,我覺得現(xiàn)在這個算法問題最大的是那個橫梁的截面選取,,因為它只是中間有個孔,,我用的那個截面積算相當于吧那個孔變成個長的槽,把橫梁分成兩塊了,,這么算應該也是有問題的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9-4 13:30
lyz815 發(fā)表于 2014-9-2 14:05
其他軟件打不開�,。Q個格式吧

這是你要的框架總裝3D圖,,你可以看下

作者: 獅子王中澤    時間: 2014-9-4 15:02
學習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9-4 20:02
使用經(jīng)典的簡支梁撓度公式計算上梁撓度為2.1mm,,使用simulation分析得到上梁Y向位移為2.2mm。注意位移結(jié)果不能采用合位移,,而要使用Y向位移,。
(, 下載次數(shù): 85)

上梁的等量應力結(jié)果采用的米沃斯應力結(jié)果,一般理解為第四強度理論的等效應力,。
(, 下載次數(shù): 90)

從目前的分析看,,上梁的安全系數(shù)為2.6,應該算可以,,但實際上是不可能使用這么厚的鋼板的,,如果需要,都是中板材疊加焊接而成,,如果按重型設備的安全系數(shù)4-6來算,,還有提升空間。
其實如樓主所說,,此機架牌坊最好當成門形框架,,整體分析比較方便,因為梁與立柱之間連接狀態(tài)變成了內(nèi)部,。
作者: /mg愛琴海    時間: 2014-9-4 21:17
我是覺得既然都使用solidworks計算應力分布了,,那就直接建立整個框架主要受力結(jié)構(gòu)的有限元模型得了,這樣得到的結(jié)果比你的簡支梁和只對上下梁的計算結(jié)果要可靠的多,,要不這些受力分析軟件的優(yōu)勢在什么地方呢,?使用簡化模型前提是簡化結(jié)果要反應實際情況的主要問題,看了一些回復,,主要還是在糾結(jié)兩端支點的約束怎么定義,,既然不知道立柱對約束的影響,為什么不加兩個接觸的約束,,建立個對稱的模型分析一下應呢,?
作者: 578079012    時間: 2014-9-4 21:54
這下載還要威望。,。,。沒法幫你了 =,。=

作者: 流年小生    時間: 2014-9-4 22:01
表示差距很大
作者: ypleer520    時間: 2014-9-5 14:55
求solidworks受力分析的教程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9-9 00:47
俺是來學習的
作者: stoplonely    時間: 2014-9-9 11:54
這一系列聯(lián)動貼看的很過癮。,。
作者: aber    時間: 2014-9-9 14:15
受力分析和強度校核是我心中永遠的痛,,需要學習。
作者: neckman    時間: 2014-9-10 14:29
寂靜天花板 發(fā)表于 2014-9-4 20:02
使用經(jīng)典的簡支梁撓度公式計算上梁撓度為2.1mm,,使用simulation分析得到上梁Y向位移為2.2mm,。注意位移結(jié)果不 ...

你這個是兩端鉸接連接吧,
固定的話位移還要下,,


作者: alas99    時間: 2014-9-10 15:53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4 10:45
經(jīng)過各位大俠的指點,,然后我查了一些資料,這個結(jié)構(gòu)是應該按照框架結(jié)構(gòu)來計算,,計算原理如圖

這個和你的模型還有點差別,c,、d兩個點應為剛節(jié)點,整體結(jié)構(gòu)為3次超靜定結(jié)構(gòu)才對,,這個模型為1次超靜定結(jié)構(gòu)

作者: 陽光MAN    時間: 2014-9-10 18:30
578079012 發(fā)表于 2014-9-4 21:54
這下載還要威望,。。,。沒法幫你了 =,。=

請問這個事你的qq號碼嗎?
作者: WALEWEN    時間: 2014-9-12 07:55
頂起
作者: 天路客向東    時間: 2014-10-9 17:08
風若寒 發(fā)表于 2014-9-4 10:45
經(jīng)過各位大俠的指點,,然后我查了一些資料,這個結(jié)構(gòu)是應該按照框架結(jié)構(gòu)來計算,,計算原理如圖

這是哪本書啊,,求書名。
作者: 半截磚頭    時間: 2014-10-9 19:27
大神很多
作者: 《桀》    時間: 2014-10-9 23:30
學習
作者: cm6228    時間: 2014-10-10 16:11
路過  學習中
作者: 風若寒    時間: 2014-10-10 17:35
天路客向東 發(fā)表于 2014-10-9 17:08
這是哪本書啊,,求書名,。

材料力學啊,你可以在超星圖書館里找到這本書,,美國鐵摩辛柯1989年出版的材料力學

作者: 大眾CC    時間: 2014-10-10 18:49
最近還一直在看材料力學,,希望以后能自己計算個減速器
作者: jane11131    時間: 2014-10-11 11:45
都是專家啊,學習了
作者: 阿哲J    時間: 2014-10-17 04:20
下著看看,,學習先
作者: wind852    時間: 2014-10-17 23:10
好多大神呀
作者: 405452975    時間: 2014-10-18 19:42
不懂,,學習啊
作者: ding5472921    時間: 2015-3-5 10:53
受啟發(fā)了
作者: 28126    時間: 2015-3-5 11:50
其實我是來賺積分的

作者: m_e    時間: 2015-5-4 19:04
是因為手算的時候用簡支梁公式,SW分析用固定端所以結(jié)果不一樣吧,?
作者: qingcailan    時間: 2015-5-4 21:48

作者: TAC50    時間: 2015-12-23 14:40
雖然是老帖,,但是也要回個帖,多學習,,多交流
作者: shi.zhang    時間: 2015-12-23 15:24
贊,,大家都很厲害
作者: 百米小子    時間: 2015-12-24 08:54
學習中
作者: 萬寶龍    時間: 2015-12-24 13:52
很深啊,還沒到使用等級
作者: zhanhaipeng    時間: 2021-11-21 10:29
2266998
你那個東西沒有什么再說的了,拉桿結(jié)構(gòu)就按我說的算精度就足夠了,,全焊接結(jié)構(gòu),,假如手算,就在立梁與橫梁之間‘切一條線’,,特別注意,,先假設橫梁端部載荷是‘三角形的’,千萬別設置為‘等均載’,,有些家伙錯在此
2266998
‘三角形載荷’先簡化為集中載荷,,自由支撐加載,把‘三角形載荷’套回給立柱,,計算彎曲,,把彎曲再套回橫梁,作為‘附加彎曲’,,建立‘疊代計算關系式’就可以了,,按有些元,你就作為一個‘整體,,先假設下約束  
2266998
你把下約束設置好,,計算上面就可以了,計算好了,,再帶回’下約束‘,,就可以了,我說的這個過程,,你應該完全可以聽懂,,我公司里面,安排人家計算,,就是這么交待一下,,就算出來了,假如還不理解,,你要看基礎書籍了  
作者: 檐下燕    時間: 2021-11-25 09:58
操作一下

作者: weilai12i    時間: 2021-12-18 22:07
白白白

作者: 許康xuxu    時間: 2021-12-19 09:52
66666666666666666666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giwivy.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