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哪些人還在拼命買房,? [打印本頁]
作者: Insigne 時間: 2019-7-9 16:26
標題: 哪些人還在拼命買房,?
深圳的房價收入比是35.9,一對夫妻不吃不喝三十多年,,可以勉強買一套,。
2018年深圳的可支配收入是 57543元,如果按6萬來算,,兩人三十年可以賺360萬,,只夠一套60平的微小戶型。
房價這么高,為什么大家還在拼命買房,?
大家會覺得上圖是哪個城市,?
據(jù)我們在全國的考察,,上圖幾乎可以代表中國的每一個城市,。
直到今天的2019,各個城市還在密密麻麻的“種房子”,。走到哪,,哪都是一片鋼筋水泥,。
房子這么多,,為什么大家還在拼命買房,?
兩家三代人,,撐起了價格
我們在各個城市的考察路途中,,喜歡和滴滴司機聊聊房子。
在采訪了超過一百位滴滴司機后,,我們發(fā)現(xiàn)全國各地買房的原因,,相差無幾,。
許多地方的婚姻觀絕不允許城市無房,,矢志不渝的夫妻為了愛情掏空家底,。
孩子的教育是天大的事情,沒有學區(qū)的娃兒讓父母怎甘愿意,。
中國的投資渠道屈指可數(shù),,唯有房產不負我來不負卿。
...
雙方父母千辛萬苦湊足首付,夫妻二人如牛負重每月供房,。這是中國千萬個家庭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的房價根本不談收入比的原因,。
與中國的房子匹配的是,代際儲蓄和代際收入,。
掏空了上一代,,透支了這一代,投資了下一代,。無數(shù)中國人愿意,,或者說是十分愿意,拿一平方幾萬的高額成本,,換來房子的一系列附加值,。
城市的配套設施、就業(yè)機會,,婚姻的幸福美滿,、家庭和諧,,孩子的教育資源,、生長環(huán)境,,代際的投資傳承,、財富保值,中國的城市化趨勢和價值觀思想牢牢把這些附加值綁在商品房之上,令無數(shù)子民趨之若鶩,。
一家又一家的購買意愿,撐起了這片高房價的市場,。
今天,房價這么高,,橫盤這么久,但民眾的意愿,,從未消退,。
一年兩千萬,撐起了數(shù)量
美國,所有都會區(qū)人口占比83.7%(2010年),,全國城鎮(zhèn)化率已在2000年時穩(wěn)定在80%以上。
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占比69.4%(2010年),,全國城鎮(zhèn)化率93.9%(2016年),。
英國,,倫敦都市圈人口占比39.6%(2016年),全國城鎮(zhèn)化率為82.8%(2016年),。
而中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群人口加起來為38.8%(2016年),,全國城鎮(zhèn)化率為59.58%(2018年末)。
相比于發(fā)達國家,,無論是強力城市群對人口的集中程度,,還是全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完成情況,中國都還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
按照恒大研究院對中國城鎮(zhèn)化率的預測,,未來10年,中國還將增加2億城鎮(zhèn)人口,,每年大約2千萬,。
那么,其實我們在城市中看到的那么多新建小區(qū)和新開樓盤,,很大一部分都是給這兩億人口準備的,。
看著水泥一片空空如也,實則需求一堆蠢蠢欲動,。
這可能就是開發(fā)商為什么敢捂盤的原因之一,,他們知道自己的房子,遲早會被大家往城里走的真切需求所填滿,。
或許在你的身邊,,就有不少從低能級地區(qū)往高能級地區(qū)躍遷,鉚足了勁憋首付想在城市扎根的年輕人,。
那么中國一共有多少房子呢,?按經濟學家馬光遠的說法,這是一個謎,。
因為住建部門并沒有一份各城市住房存量的權威數(shù)據(jù),,中國至今也沒有一次真正詳細的住房普查。
我們姑且從竣工面積來看,,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1998-2017年竣工商品住宅合計103億平,占當前城鎮(zhèn)住宅存量的39%,。
那么城鎮(zhèn)住宅總共大約有257.5億平,,按當年數(shù)據(jù)人均36.6平方米(國家統(tǒng)計局抽樣調查)來算,城里的房子剛好夠7億人住,。
如果按城鎮(zhèn)化率59.58%來看,,13.9億人中的8.3億需要住房子。那就還有1.3億的城市人員,,住不上城里的房子,。
從現(xiàn)實來看,也的確大概是這么個狀況。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一個估算,,如果要得出可靠結論還要太多太多情況需要討論,比如許多三四線城市存量明顯超標,,比如一線城市人均住房明顯達不到36.6等等,。
畢竟,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是個謎,。
今天,房子這么多,,到處蓋蓋蓋,,可人民的城市化浪潮,更加洶涌,。
說來說去,,到底是哪些人還在買房
1.進城剛需
據(jù)《經濟參考報》數(shù)據(jù),中國截至到去年底的套戶比是1.13,,也就是每1個家庭,,有1.13套房子。
的確,,這是個人人都有一套房的時代,,要說誰連房子都沒得住,,那肯定說不過去,。
但是,時至今日,,中國還有大量的筒子樓,、家屬院、單位房,、安置房,,棚戶房,和占比最多的自建房,。若把這些都算在套戶比里,,人人在城里都有套宜居的房,肯定是滿足不了的,。
那么,,無論是棚戶改造進樓房,家屬院老舊換現(xiàn)代房,,農村自建房搬至城市商品房,,還是從三四線城市遷居一二線扎根落戶買房,都是不折不扣的剛需。
盡管有房的人越來越多,,但中國6成城鎮(zhèn)化率的切實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大量在城市務工的勞動者們,在當?shù)厥菦]有,,并且需要一套房子的,。
他們,仍然是現(xiàn)在的買房主力軍,,尤其,,是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
2.改善置換
據(jù)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數(shù)據(jù),,這十年來,,還有一種需求在不斷提升,那就是改善,。
10年來,,家庭的第二套住房比例和三套及以上住房比例,都在不斷增加,。大家都在拋掉不體面的,,換成體面的。
在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房產的時候,,對比和要求也就隨之產生,。當大家都住在家屬院里的時候可能還沒啥感覺,但當好房子越來越多的時候,,需求就來了,。
根據(jù)人口普查統(tǒng)計的家庭戶人均使用住房面積分布,中國城鎮(zhèn)住房有個很符合我們特色的現(xiàn)象,,就是最低20%的城鎮(zhèn)家庭戶僅擁有約6%的住房面積,,而最高20%的家庭戶擁有約40%或更多的住房。
那6%面積的家庭交到40%面積家庭的朋友時,,又何嘗不想買個大房子,?
住在老破小天天為找車位發(fā)愁的人,看到了人車分流的新產品,,又何嘗不想住進去,?
二胎慢慢長大,兒童房漸漸有些擁擠,,父母又怎么會不想給小孩一個寬闊的成長環(huán)境,?
不是人人都有錢置換,但至少大部分人,,是有置換這個需求的,。
3.投資保值
老百姓開始談投資,,其實是近十年才有的現(xiàn)象。
隨著大家的荷包慢慢充實,,一些閑錢也不知道何處安放,。
證券市場、互聯(lián)網金融這些并非所有人都玩得轉,,看到親戚朋友虧多賺少的時候,,難免會望而卻步。
百姓們寧愿用經驗主義,,把資金放在經歷過兩輪暴漲的不動產,。
盡管現(xiàn)在來看,短線炒房基本是不可能了,,即便是短期有漲勢,,各種交易成本也會讓你入不敷出。蘇州5月冒頭被按,,西安6月風起被壓,,資產短期升值,如同黃粱一夢,。
但從長線來看,,好地段的房子依舊是稀缺且有價值的產品。目前的市場情緒相信它至少是一種保值品,,在抵御通脹和代際財富傳遞等方面,,頗有效用。
而且購買一處可以出租的房產,,也不會形成市場資源的浪費,。
結
《資本論》中有句老話:商品的價格會在市場的調節(jié)中回歸價值。
現(xiàn)在房價這么高,,顯然是超出其應有價值的,,遲早要回歸,。
但仔細想想,,所謂價值,也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東西,。
當全人類都毀滅的時候,,任何事物對人來說,是不是就沒有價值了,?所以價值,,是基于人的想法的。
那么,,當人們改變不了有房結婚的社會習俗,,當人們都看重下一代的教育,,當人們都想在大城市工作,當人們愿意承擔這么高的入場成本的時候,,房產就是有價值的,。而房價,也是其價值的體現(xiàn),。
現(xiàn)在喊人上車,,仍然是一句良勸。
大胡子說房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9-7-9 16:44
中國的房產綁架了太多的東西,!真是不知道再過幾十年回怎樣,?如果生了兩個兒子,以后還咋辦,?
作者: 大尾(yi)巴狼 時間: 2019-7-9 16:45
收錢了吧,,就現(xiàn)在這個房價還竄唆別人買房,人為制造恐慌,。就現(xiàn)在就業(yè)環(huán)境你拿什么保證你的收入,,自己刪了吧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9-7-9 17:29
本該投資到實業(yè)的錢,都投入到房地產中了,,不能讓房地產綁架整個實業(yè)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9-7-9 20:23
“進城剛需”算一個理由吧,,今天中午有一個朋友在四線城市,因為孩子再有2年就要上初中了,,他們不想讓孩子在當?shù)亟邮芙逃�,,想在大城市讀書,現(xiàn)在也想通過買房把孩子戶口轉移到大城市,。不買房子,,沒有戶籍,孩子想進大城市讀書沒有通道,。哎,!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9-7-9 22:02
沒戶籍限制帶來的問題更多,
作者: zll3310737 時間: 2019-7-10 16:25
對于作為代價的我們來說,,房價只是收割的工具之一.
作者: 專業(yè)醬油男 時間: 2019-7-11 08:21
只要有調控是不大可能出現(xiàn)崩盤的事情,,房子是結婚、小孩上學之類都是需要直面的問題,,中國確實不缺房子,,缺的是大中城市里的商品房罷了,農村里空置的三四層小洋房多得去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giwivy.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