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 |
以前都是憑經(jīng)驗,,感謝分享 |
最近也在做密封的分析,感謝分享 |
是的 |
個人觀點供參考 槽寬影響不大 畢竟不論內外壓的 O型圈都是被推到壓力方向一側 所以選O型圈的時候 一個是內圈配合尺寸重要 一個是外圈尺寸重要 設計可以參考標準 但我設計一般都小那么一點 多多少少可以縮小產(chǎn)品尺寸 比如標準的4.8 您做到4.5甚至更小都可以 但為了“名正言順 ”盡量和標準靠 O型圈密封壓縮量也要看O型圈的硬度 壓縮的過量了 或者槽小了 不夠它變形的空間 壽命回急劇下降的 |
最近也在做一個端面密封的,,以前都是參考先前的產(chǎn)品,這次想查查手冊做個標準點的,。發(fā)現(xiàn)有兩個問題,,麻煩大家如果有空可以給解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就是槽深槽寬都有標準,,但是槽內外徑是沒有標準的,,然后我從網(wǎng)上查了一下,說是受內壓O型圈外徑應與槽外徑相等,;受外壓O型圈內徑應與槽內徑相等,,這樣是合理的么? 第二個問題是我查手冊感覺槽寬有點太寬了,,再結合你發(fā)的圖7圖8的壓縮率,、O型圈截面至少占溝槽截面面積85%、槽寬取O型圈截面直徑1.5倍,,這里面就會有一些矛盾,。比如手冊上介紹O型圈截面直徑3.55,槽寬5,,槽深2.75,,這樣壓縮率22.5%符合靜密封,但是O型圈截面只占72%左右,,所以想問一下這里槽這么寬合理么,?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4-25 14:16 , Processed in 0.0602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