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個小實驗,,一大鐵塊放在焊接架子上,,看一下應力和位移,做了幾組對照試驗,,結果如下:
5 Q/ x( y" }4 i+ T- ^ Y! Z1 T* H7 g. L! A4 Q) e
幾點總結:
$ l+ ^" b, B( L0 a3 R1,、當用焊接畫這個框架的時候,進入sim里面會自動識別為梁單元,,但是梁單元是不支持無穿透設置的,,不管是零部件接觸還是接觸面組,即使你接觸面組用自動查找成功了,,運行的時候也會提示無法處理,。所以有無穿透接觸時,,應當將梁單元改為實體單元;1 f* x6 l O, e4 g
2,、以前只知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但是在sim里面設置的時候就是一頭霧水,,尤其是作用點的選擇。簡單的還好,,稍微復雜一點的,,作用點很難選擇。今天就做了幾組對比,,將這個鐵塊簡化成均布載荷/均布質(zhì)量/力來和完整版的結果比較,。簡化后結果和簡化前的結果誤差其實還是比較小的,雖然應力有約10%的誤差,,但是在網(wǎng)格細化后應該會進一步縮小的,。我之前聽到一個比較權威(業(yè)內(nèi)人士)的說法,簡化后的結果比簡化前結果有5——10倍誤差,,難道是我做的太簡單了么,?
6 z: i& c+ u, o, d3、在做簡化前,,你需要將鐵塊與焊接件接觸的地方用分割線獨立出來,,因為這個就是作用點,還要找準鐵塊的重心,,才能正確處理簡化,。不能找到重心,就將力施加在兩根整橫梁上,,否則應力和位移結果分別和完整版誤差有20%和26%,。可以嘗試一下,。4 @ R: P& _6 ^1 s
我不是專業(yè)做有限元的,只是喜歡就嘗試一下,,所以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8 z3 E- m( p' }* G. I! k% x, _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