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你好,不同的公差確實會可能導致需要不同的加工方式,,進而影響的加工成本,。但是,考慮成本的時候應該結(jié)合使用條件來看,。
微信圖片_20200915160618.png (82.12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20-9-15 16:07 上傳
這個是GB/T 709 上邊N類的偏差(還有幾類樓主可以自己看看),,對于提到20mm的板子,是常用板,,加減0.75的厚度公差,,
你可以看看是否滿足你設計尺寸要求及表面要求。如果尺寸公差能滿足,,對于整個板子平面度沒有太大要求的話,,直接買現(xiàn)成的板,回來較直下可以直接使用,, 就不需要其它加工了,。
如果上下表面有需要做定位或者平臺的,而且加減0.75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其它幾類不一一解釋)那么就需要加工一下,。700X500的這個長寬也不是太大, 找個一般的三軸都能干,,工時費一個班600-800元吧(至于實際多少看批量或者與供應商關系),。買個22的板子銑一下就可以,多不了多少錢,。
另外對于長度寬度來說加減0.2,,也是需要確定是否有必要這么干,另外樓主提到的自由公差,,不同的加工方式也是有不同的自由公差的,,例如:焊接、鑄造,、鍛造,、機加工他們的未注公差也有不同的標準。當然,,公差越小肯定需要的加工方式更不容易實現(xiàn),,加工的成本也會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