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K9 }& K; F/ E/ m4 j1 x4 G
關于SolidWorks自頂向下建模,我一般習慣于這樣操作:! J% q5 k, M& M3 F7 t
1.定義關鍵部分的全局變量(例如:總長寬高,、型材截面,、軸徑、板材厚度……),;
/ y7 f- ~% @# a- W5 Q0 i M6 J2.建好主體部分(例如:外框架、主要的梁,、底座……),,并合理引用相關全局變量,便于后續(xù)修改,;& {- l1 {- _$ X6 v! m4 T) L1 [
3.在主體相應位置生成零部件(插入零部件--新零件),,零部件適當引用主體的對應參數、引用全局變量,;/ |) F) ?" K' y6 M4 o! B$ h
9 c5 Z& e' |% Z8 m7 Y7 z4 r3 B" O
" w6 T# i/ v5 U$ a3 Z( X8 L( }
合理的引用全局變量可以使后續(xù)的修改省很多時間,,例如經過驗證需要修改材料厚度,,如果變量關系設置合理,,直接修改全局變量--厚度參數就可以了。
" s5 P' D+ n# T也有使用局限,例如不適用于需要展示部件間有相互運動的的結構,。3 a' Q; O( G, i" v
! q, k @0 W9 x
2 f4 i, {* U) [
設計中一般是自頂向下與自底向上相結合的,,單純的自頂向下與自底向上較少,看個人設計習慣,。
. m( g1 @- D% @; z; [) x
j: r* G) }, O" O- r& X; I) Q v9 D
; k9 _* X3 ]+ v$ J. K0 U( e- q& F1 a* u! x
7 ^6 P* v( O" ?$ |5 t) P! g!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