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的一篇文章:
最與眾不同的是,,德國的高速公路沒有限速標志,,就是說,你想跑多快都行,。我看到,,高速公路上,不論是大車還是小車,,都跑得飛快,。大車多在時速百公里以上,小車時速上200公里的也不稀罕,。
德國的高速公路不寬,,大都是標準的雙向四車道,非常平整,。我喜歡開車,,在國內(nèi)的時候常常跑高速公路。所以在德國長途旅行的時候,,除了欣賞路邊的風景之外,,就是觀察高速公路上的情形。時間長了,,竟然也看出一些名堂來,。
最與眾不同的是,德國的高速公路沒有限速標志,,就是說,,你想跑多快都行。我看到,,高速公路上,,不論是大車還是小車,都跑得飛快,。大車多在時速百公里以上,,小車時速上200公里的也不稀罕。與此相映成趣的是,,我在德國跑了幾千公里的高速公路,,竟然沒有見到一起交通事故,這好像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高速公路都限速,,不論是德國的鄰國法國,還是幅員遼闊的美國,,對車速都有嚴格的限制,,為的是防止交通事故;在我國就有“十次事故九次快”的說法。在嚴格限速的法國,,我只要上路,,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幾起交通事故,而在不限速的德國,,卻幾天也見不到一起交通事故,,大惑不解,于是求教于當?shù)嘏笥严南壬�,。夏先生常年在歐洲大陸上跑,,自然有他的觀察和體會。他說了幾條理由,,大致是這樣的:
一是德國的車好,。這個好,還不僅僅是世人皆知的汽車本身的質(zhì)量好,,更重要的是汽車保養(yǎng)得好,。德國人的習慣是什么車加什么標號的汽油柴油、用什么牌號的機油,、日常保養(yǎng)怎么做,、定期保養(yǎng)啥時做、易損件何時換等等,,都一絲不茍地嚴格執(zhí)行,,決不馬虎將就。所以,,德國人開的車不論檔次高低,、新舊如何,只要是上路的,,車況都非常好,,很少因為剎車失靈,、方向失靈,、輪胎爆裂等原因出事故。
二是德國的駕駛證考試嚴格,,一次通過的比例不高,。不認真地學,不真正學好了,,要拿駕駛證是不可能的,。絕對不會有通過關系拿駕駛證的現(xiàn)象,絕對不會出現(xiàn)有本卻不會開車的人,。
三是德國人開車守規(guī)矩,。大車走大車道,小車走小車道,超車走超車道,,該打燈打燈,,該讓道讓道,每天開幾個小時的車,,多長時間休息一次,,都自覺執(zhí)行。大家開車的標準是一樣的,,情況就很好判斷,,很少因為強行超車、截頭猛拐,、疲勞駕駛等原因出事故,。有個講德國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故事就很能說明問題:子夜時分,空無一人的大街上,,一輛車在飛馳,。在一個十字路口,紅燈亮了,。汽車停了下來,。等待綠燈放行。30秒過去了,。又是30秒過去了,,紅燈依然亮著。3分鐘過去后,,依然是紅燈,。于是,駕駛員拿起手機,,哇啦哇啦地對交通燈管理部門說起來,。5分鐘后,修理人員來了,。又過了5分鐘,,交通燈修好了,紅燈變綠燈,。這時候,,駕駛員才一踩油門,汽車繼續(xù)向前飛馳而去,。
這個故事雖然有些夸張,,但很符合德國人的性格。你想想,,車況好,,路況好,,開車人按規(guī)則行事,出事故的概率還能剩多少呢,?不限速,,車速快,效率就高,。效率高,,汽車占用車道的時間就少,行車環(huán)境就輕松,,反過來又減少了事故的可能性,;效率高,還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工作和休閑,。
我們在德國的時候,,交通主要是靠汽車,每天都要跑幾百公里,。由于在國內(nèi)常常因為修路而繞行或者增加行車時間,,所以為了保證我們的行程能夠按照計劃進行,在開始的時候我常問夏先生,,從哪里到哪里有修路的嗎,?問了幾次以后,夏先生告訴我,,在德國幾乎見不到修路的現(xiàn)象,。德國的公路質(zhì)量非常好,一旦修筑,,多少年都不用大修,,我們從慕尼黑到斯圖加特的高速公路還是希特勒時候修的呢。聯(lián)想到我們國內(nèi)的某些高速公路,,幾乎從通車的那年起,,就開始一段復一段地修理了。
坐在車里,,我腦子里忽然出現(xiàn)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假如有一段300公里的高速公路,,日通行量是1萬輛車,如果限速,,每車平均行車速度是100公里/小時,,跑完這段路需要3小時,1萬輛車需要3萬個小時,;如果不限速,每車平均行車速度是150公里/小時,,跑完這段路需要2小時,,1萬輛車就是2萬小時,那么不限速的車是不是比限速的車效率提高不少?一天如此,,一個月又如何,,一年又如何呢?
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有人同意,有人反對,。反對的人說,,這道數(shù)學題里沒有考慮交通事故的因素。有一次,,我從北京出來剛上京津塘高速,,車就被堵住了。原來是前面發(fā)生了交通事故,。我整整等了2個小時才重新上路,。假如京津塘高速日通行量是3萬輛(好像實際上還不止呢),那么停止通行2個小時,,就應該有2500輛車受到影響,。假如這樣,效率在哪里,?所以如何在時速和事故兩個因素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才能最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效率。
當然,,限速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出事故,。沒有事故才有效率。我國認為,,高速公路最高時速應該在110公里,,最多不超過120公里。我在美國的時候看到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有70英里的,,有65英里的,,甚至有60英里的地段。實行限速的國家認為自己確定的限速值是最佳的,。
但德國人認為,,沒有必要強行限制時速,而應該根據(jù)車況,、路況,,由駕車人來決定時速。所以,,德國人在道路的效率效益和行車的效率效益上就有了超強的競爭力,。眾所周知,,交通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一個交通沒有效率的國家,,至少經(jīng)濟的競爭力上要打很大的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