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10-22 22:22 編輯
) N& D' e) s+ X8 t J
( R c+ y& h2 H' D4 {" }9 [能擋住一個人只有兩樣東西,。一,,主觀意識。二,,個人認知,。
! \; I3 x3 Q8 ^" _一個人,如果從內(nèi)心里已經(jīng)放棄超越了,,那他就停下來了,。停下來了,也就被擋住了,。被擋住了,,抱怨什么的就都來了。這些人里,有功成名就以后怠惰的,。有曾經(jīng)嘗試卻遭失敗后失去信心的,。但都有一點,主觀上頹了,。
( |0 `* b4 w; c' w; s$ Z說個人認知,。沒有誰生來啥都會,啥都懂,,啥都在行,。你上13年學,18年學也一樣,�,?坷媳灸屈c東西你是一定會被擋住的。就像8爺說錢,,玩到一定程度,,也就被擋住了。因為認知上限在那了,。這是硬性條件,。只能靠不斷學習研究解決。貝殼休斯玩RSS也是,,玩到一定程度也被擋住了,,因為整個研究體系的認知到了,于是整套系統(tǒng)成功率僅能達到50%,。最后只能等軍工技術(shù)發(fā)展了,,回過頭來再促進其他行業(yè)技術(shù)。5 n0 k1 B8 x: S' W7 g
前面有大俠提到設(shè)計的問題,,提到設(shè)計中是否能體現(xiàn)工藝性的問題,。哈,咱不敢自稱啥GCS,,但是咱認為,,一個好的設(shè)計圖,并非因為看不出加工工藝性就代表沒有考慮工藝,。你說工藝,,有加工工藝性,有組裝工藝性,,有標準替換的流水工藝性,,有材料選用使用的工藝性。作為設(shè)計,,不能單就著一個工藝性考慮和體現(xiàn),。車間里,,很多師傅能力很強,值得佩服,。但不要只看到表象就否定其他做隱性工作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配合公差,,大家都玩,也有人考這個,。做設(shè)計的圖上都會有,,會標。加工的拿圖過來打一眼就知道該用啥工藝,。但是,,我就問一個問題,對同樣一個孔,,H7/k6和H7/n6有啥區(qū)別,,H7/k6和H8/k8有啥區(qū)別。你為啥選H7/k6不選H8/k8,。哈,,這就像fmdd大俠的計算,明白的,,就知道這通篇的計算里,,每一段的用意和考慮的工藝。這不單在考慮加工,,也考慮長期工作,,考慮裝配。5 g- k0 T5 F2 S! T' n ~& ~7 O
于是又想起那個“干翻俠”,。哈哈,,怕是連為啥有ISO標準的極限配合標準都沒搞明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