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九)—— 與課長聊天 ! C: i% I' z% a0 w& d
$ J* a1 M0 [$ F7 F9月24日,,我與同事在上海出差。晚上大家聚餐之后,,A課長把我單獨叫出來,,到旁邊的飯店找我談話,,談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 r7 i: c* Z) k6 [5 @8 a( l3 Q( ]$ L C! t4 Y
課長問我:上周周五下班時,,對你說過,,讓你給T公司打電話,,以為你當時會打,但是今天才聽說你一直沒打電話,,這樣辦事兒可不太好,,你當時為什么沒打呢?. C8 m- s- b# H4 d4 U! l- O
) ]8 y4 V- Z. T! D- a& Z4 }我說:
0 R& t8 h' Y. r- ]/ e/ T7 {' V我會向您解釋一下,。事先聲明,,雖然我講的內容會被認為是借口,但是我覺得我有必要說一下事實是怎么回事兒,,公司里應該進行充分的溝通,,不然如果我不說,你就只能到最后極端的時候注意到問題,,并且還留下疑惑,。
- t9 D7 ^3 s% \事情是這樣的,對于課長您來說,,T公司您和他們打交道很久了,,打個電話問個事情是件容易的事情,,問題的背景和詢問的套路您都非常了解,所以您會覺得它很容易去做,。但是對于我來說,,不一定都是簡單的事情,背景我不是很了解,,有些話該處于我的立場我該怎么問我并不是很清楚,。6 M$ g* V Q7 q( |! e
比如說,課長您對您家附近的道路應該是了如指掌,。但是如果一旦新來一個人比如親戚第一到您家那里,,如果讓他到附近去找便利店買點東西,他并不一定能夠很順利地完成,,就是這個意思,。- k: G8 t/ k9 X+ U, {
還有比這更現實的事情,前一段時間公司里組織了學習講座,,對于公司里的新人,,把設備的一些知識進行了講解。但是,,實際上效果并不是很好,。講課的每個人都是部門里搞設計的老手,他們對于要講述的知識點已經太熟悉了,,所以對于某個知識點,,本來應該是從1到5循序漸進的介紹,但是他們太熟悉了就把1到3給省略了,,直接介紹4和5,。這樣一來,新來的人就會聽不明白,。因為我對那些內容了解一些,,所以聽的時候我會知道,哪些東西新人會理解,,哪些內容因為跳躍性太大沒有合適的鋪墊,,新人不會理解,不能領會該知識點甚至于完全不明白,。事實上,,之后我和一些新人聊天時候問過他們,有些知識點他們確實是沒明白,。這也是同樣的道理,。/ ^) O3 O' A9 t9 }; J
+ D& r( Q. s" e0 G4 `3 z8 X
課長問:我的講座也是這樣么?& _9 r' p& z1 W- B* N
* `( _8 }. J3 ~% f' x7 s. y我想了一下,,說課長您的講座還可以,。但是別人的講座,,普遍存在這個問題。6 V) u- o: m! V7 T. }3 W# m" Q* W1 L
(之后我想了一下,,其實課長講座里提到了蓄能器的問題,,因為沒有對蓄能器原理進行介紹,直接講應用,,所以新人是不懂的,。如果簡單介紹一些蓄能器,效果會更好一些,。)
/ U- q$ g; n3 v" ^5 [! w* x: r9 F6 ?* f. |2 _2 A! C( U
課長說,,講座的目的,只是一個簡單的說明,,不明白的事情,,應該在課后自己去調查。
r) Z/ G3 F0 @( g$ O. I5 E( s0 c8 b/ R; z/ G: w6 D6 A9 g
我說,,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另一方面,現在問題是,,講得太不明白了,,之后可能他們連需要查什么都不知道。特別是K部長的講座,,當時留了課后作業(yè),,但是他說得實在是太籠統(tǒng)了,只說了“對設備進行計算”,,給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設備,,卻沒有明確指出對什么東西進行計算。我根據講座的流程,,猜到估計應該是要求對飛輪的轉動慣量以及離合和剎車時的時間進行計算,。但是部長沒有明確說出這一點,,所以其他的新人只能是一片迷茫,,事實上結果也確實如此,誰也沒去交作業(yè),。在之后的一次講座,,部長提到了這件事,說所有人都沒交作業(y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可以考慮采取的對策,,一種是,學生應該去提問,,問部長應該做哪些計算,,但是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一個人的去問,部長就要一遍一遍地重復同樣的話,,花費時間,,其實也失去了講座的“集中人數與時間”的意義。另一種做法就是,,在講座上明確說明要計算的東西,,這樣下面的人也會知道要去做什么。
8 T ^2 C. W1 N2 Q! f0 l5 j7 o更為現實的是,,第一次講座的時候,,提到了離合器的結構,但是對于其結構講解得過于籠統(tǒng),,所以我猜新人并沒有完全理解,。之后我和新人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我問到這一點,,他們也說確實是沒明白,。然后有趣的是,我準備了離合器的3D圖形并從中剖開用顏色區(qū)分出各個零件然后指著零件給他們講動作的原理,,我認為這樣講解已經足夠容易理解了,,結果我講完之后他們還是問我,指著摩擦盤說這個地方在開始時是轉動的還是靜止的,。聽到他們的提問,,我明白了:盡管我做了我認為是足夠的努力,但是他們還是沒有理解,。于是我考慮其他的表達方式來讓他們理解,,我在紙上用重新畫一下離合器的結構,對不同的零件,,將其隔出一定的間隔,,并使用不用的顏色來表示動和不動的部分。這樣下來,,他們才徹底明白了,,離合器在OFF的狀態(tài)下哪些零件是轉動的哪些是不動的,IN的狀態(tài)下哪些零件跟著轉動,。這件事給了我很深的印象,。說明:至少在介紹離合器的時候,對于最初接觸這一物件的人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要把它們分開來畫才容易被理解,被吸收,。這點在我以后給客戶講解時也是會用得上的,。
, _& U) B( M3 W4 Z7 N" D
8 w4 {9 i# K* ^ h- w之后,,課長說,這里和大學時上課是相似的,,老師不一定都會給你講的很透徹,,作為學生遇到不明白的東西,應該自己去調查,,去檢索不明白的東西,。
; N; D/ ~# i, Z( `8 e他們那個時候是沒有講座的,在公司里都是被安排任務后自己去學習,。然后就是,,在平平凡凡的工作過程中,一些道理不會被記住,,至少他說他有那樣的傾向,,他說只有在設計失誤之后,在現場被裝配人員指出了設計的錯誤,,才會印象深刻地記住一些東西,。所以他也不希望現在的新人們輕輕松松地學知識,也希望他們經歷一些苦勞,,再記住一些知識,,那樣會記得牢固一些,教得太輕松了反而會害了他們,。
) [9 n+ G, ^ ^; S7 I) W9 ^
# J' `9 \! A2 @- j7 \& E+ a, J我說,,您說得有道理,我也是覺得在現場遇到的問題印象特別深刻,。只是我仍然覺得,,講座的時間有點浪費了。那么多人集中起來花了兩三個小時,,最后帶著一些模模糊糊的問題結束,,不如再稍微解釋明白一些,至少讓他們知道該去查什么東西,。
( W# j: Z" \# }我說,,事實上,公司的講座結束之后,,我跟兩個新入社員商量了一下,,然后給他們單獨講課了,。對他們沒明白的一些知識進行了介紹,。這樣做可能不太好,但我在給他們講課的過程中,,也在考慮哪些東西應該怎樣介紹給他們,。同時自己對一些知識點又有了一些新的整理,,對講解方式有了一些心得,自己也有一些收獲,。
6 ~% v7 }& J9 g* D" l- ~; Q1 {
' v3 X* O& Z! |課長說,,你這樣做,有一點不好的地方是,,剛才我說過一些知識點是要自己經過苦勞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你這樣做有可能影響了他們的學習。8 O; e7 t* j7 H
9 g$ ~# e6 q& A3 x7 ~
我說,,確實是那樣的,,所以,我也只是講一些我覺得必要的理論上基礎的東西,。同時發(fā)現,,其中一個家伙,居然不會三角函數,,不知道sin和cos是哪條邊和哪條邊的比值,,我在shock之余,想辦法為他設計了用日語諧音來記憶三角函數的記憶方法,,講給他之后,,他說,如果中學時有子子這樣的老師教的話,,這些年也就不會這樣了,。我問他對數學是怎樣的樣子,他說他數學學得不好,。于是我趕緊問他哪門功課好一些,,他說物理還好。我才安心一些,,我再怎么想教,,也要看看對象,對于太無謂的對象浪費時間不是一件理想的事情,。8 L( g* y+ H# m r) \. b# |
7 b8 g' z# O4 t
課長說,,確實是,別太浪費時間,,你給他們講課可以,,但是要注意,你現在手頭的工作任務也不少,,別耽誤你的時間影響你工作的進度,。% ^: y# K# ?4 h+ {+ L/ i( W- m
8 e' |& M/ U% V7 p) S8 \1 F9 ]
我說好的,我會按您說得去做的,上次給他們講課之后,,活兒多了,,我就再沒講過。
1 a. l5 S& z) @1 E( h/ b' s1 M/ O5 K" S. y* H
接著課長說到,,他剛進會社的時候,,一些設計知識是沒有人特意教的,都需要自己去圖書館去查,,那個年代也沒有網絡,,不如現在,現在有了網絡就方便多了,。他提到一個詞語HUNGRY SPIRIT,,說是他們的父輩年代的時候,吃的東西很少,,經常會有處于饑餓的狀態(tài),,所以會去拼會去動起來,來養(yǎng)活自己,,他的年代已經離開了那個時代,,所以干勁兒稍微差了一點兒,現在的年輕人更是沒有體會到那種HUNGRY的感覺,,所以也沒有那個成長,。3 J# ~1 R5 v; r' X( ?6 T
5 k/ g6 Z0 z3 ^, ]2 W我說,這個詞語我第一次聽說是有一次在機場聽一位日本老人說過這個詞,,我當時以為只是SPIRIT HUNGRY,,我的理解是“在精神上饑餓,所以拼命去攫取去采擷一些東西”,,沒想到居然真的是餓肚子,。課長說,像我那樣理解也未嘗不可,。/ S' U4 A/ w. V# C2 a: Y) W& P
我說這么說來,,按照課長說的意思,我也算是經歷過HUNGRY的歷練了,,留學讀碩士的時候,,研究室管理比較嚴格,不給留打工的時間,,所以我基本沒什么收入,,偶爾就會發(fā)生斷糧的情況。有時候錢包里銀行卡里一共只剩下幾百日元,,下一筆錢準備從朋友那里借入但是要過幾天才能到帳,,所以去超市的時候看到肉也買不起,只能買點韭菜回家炒雞蛋吃,然后到學校里找留學生里的朋友借個三四千日元,,堅持到援款到來,,再把三四千日元歸還人家,。這樣的事兒有過三四次吧,。超市里的窘態(tài)至今猶未忘記。那個時候我弄得面黃肌瘦的,,也多少算是經歷過一點HUNGRY的修行了吧,。
: d4 |- r: |$ r' Y( s/ O/ L
5 g0 ?2 O& [( S% B {之后我說我最近工作的煩惱,因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被訓斥,,我不太能夠理解,。有些事情有些流程,非常了解它的人,,很簡單就會注意到其中的一些簡單問題,,但是第一次做此事的人,往往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也不會注意到,,至少我認為這是沒有辦法無可厚非的事情,。當事人的意識里甚至都不知道有那個東西的存在,也就沒法去提問關于它的問題,,一旦被別人問起,,那個事情做了么,只能回答沒做,。如果這樣也被挨訓的話,,我覺得不算是一件好的事情。發(fā)令者給另外一個人安排工作的時候,,發(fā)令者是對該任務最了解的,,他如果不把工作詳細介紹一些,也應該把一些必要的point介紹才好一些,。知識豐富信息量大的成員,,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優(yōu)勢,對著信息量小的成員去無謂地訓斥,,感覺對公司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只能是增加了無謂失誤的風險以及降低了團隊的效率和士氣。至少我以前在松下公司及豐田公司做事情的時候,,很少遇到這類事情,。% K- \" B4 c0 W$ x6 K
+ j* n- @1 i7 c7 b/ l# ~3 ~3 ^
課長說,發(fā)令者的知識豐富,,你就應該努力學習追上,,達到被要求的程度,才能不被挨說。
u; J4 U: {% H1 _- {, Q# S1 I# I, j& o" }& [
我嘴上回答說,,是的,。不過心里想的是,我在公司里還真沒怎么想競爭的事情,,只是想著相互之間好好協力把事情做好,。在技術上追趕別人的事情,還沒怎么考慮過,,入社時間差了那么多,,也不是簡單就能追上的。
2 P# _) v6 d g5 d
' N4 |% h2 M6 N# P* g6 P8 O3 h& K席間提到了前一段時間K桑的辭職事情,。課長問我,,K桑為什么辭職。事實上,,部長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我和K桑都是外國人,我和K桑中午在食堂一起吃飯,,交流多一些,。我只能對課長說,他覺得會社內的氣氛有些不好,,有時候會挨訓,,一些事情疊加在一起,他就不干了,。一方面,,他自己對于日本的會社文化有不適應的地方,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一些干活沒長勁兒的性格因素,。但是他辭職這件事情,有些東西需要從中吸收一下,。比如,,他來公司才幾個月時間,就被派去客戶現場干活,,有些東西他并不了解,,因此在現場被訓斥,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幾次之后,,他感覺到郁悶,,想辭職也是自然而然的一種結果。同樣,,公司內部的信息交流,,如果不充分實施的話,,那么只有到了最后不可收拾的時候,才會意識的問題的存在,,然后無法挽回,,再花大量的成本重新開始,宏觀來看,,這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
4 i; ~5 x6 M* M) {$ n" x/ P
" m/ `0 w% K2 \. E) b后來又聊了一些就結束了,課長還給我講了一些工作方式方面的事情,,這次只記下了以上這些內容,。當時是2013年的9月,,我的感想是,,日本這個國家的適齡勞動人口在逐年減少,如果在其公司內部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效率方面不加以注意的話,,或許日本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會有下降的可能性,。5 i% Z$ @; d' h. A4 c3 B+ s
* N" r/ X* `5 ^( W/ L8 C8 C以上。謝謝閱讀,。$ ~2 q2 r4 a+ {% s0 a" R
' F! P5 g2 g" H7 H
子子
* K- t! g2 }, d+ W% v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