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olomoon 于 2014-7-21 22:21 編輯
大神說的對,,路都是一步步走的,吃三個饅頭飽了,,不能怪前面的兩個饅頭不頂用,。
踏踏實實的玩手里現(xiàn)在的東西,只要在往前上走的通道就行了,。
大俠,,俺有個問題咨詢您啊,請您幫俺指點指點,。
工作6年了,,27,,大學的時候,力學基礎比較好,,在學校,,像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結構力學,,有限元理論學的很好,都是九十分左右,,而且在工作中用的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很多,手算過,,也能玩有限元,,也貼過兩次片,感覺沒啥問題,。
振動力學,,疲勞強度的課程也學過,振動力學的課程設計,,算過兩個星期的扭振,,當時還在學校,就是單純的一個桿扭起來,,很理論化,,解析解和數(shù)值模擬都算了,編了簡單的程序�,,F(xiàn)在還記得是集中質(zhì)量法的數(shù)值模擬,。為了這門課,還專門開了數(shù)理方程和特殊函數(shù),,當時老師說這門課很簡單,,一學期只要學會解仨方程就行了,哈哈,,被忽悠慘了,。振動力學考了很高的分數(shù),畢業(yè)再也沒用過了,。
疲勞這個課也學過,,但是講的很少,就倆學分,,本身理論就是不完善,,好多種說法,只記得個裂紋擴展,尖端因子,,損傷積累什么的,。我們學校有個日本博士學位的老師,就寫這方面的論文,,鋁鎂合金的疲勞理論和試驗什么的,,快畢業(yè)的時候,他一篇論文學校獎勵了1萬塊錢,,流了一地口水,,哈哈,當時我已經(jīng)簽工作了,,對他羨慕不已。后來工作了,,也算過疲勞,,讀過一些資料,覺得能懂個大概套路了,,工程應用很多還是S-N曲線的應用,,聽航空口同學說他們是按斷裂力學,裂紋擴展玩的,,不是很了解,。我做計算也是因為國標有要求,就是按著流程走,,有公式,,看看自己的結構,對比插圖上的連接形式,,選擇系數(shù),,就這個樣子吧,
工作了,,做過很多計算,,也補充了很多實際工程計算方面的知識,太原重型的書,,讀了一遍又一遍,,還有哈工大的,還有起重機械其他幾位老先生的,,讀完了對標準認識就不再是干巴巴的幾個公式了,,也能知道條文的來歷,知道標準哪個地方?jīng)]講到,,哪個地方只是框算,。這個時候,就得撈過界了,,說到大的鋼結構的計算,,還是建筑業(yè)有深度,,現(xiàn)在的大結構我的理解就是解決個穩(wěn)定性問題吧。
當時覺得計算方向相對窄一些,,雖然思考很深入,,但是對機械整體面貌理解太有限了。比如剛開始畫圖,,理解個“基準”,,費牛勁了,鬧了好多笑話,,哈哈,。計算做多了,也容易專牛角尖,,當時畫大結構,,擔心焊接變形,心里嘀咕,,焊完了能扭到什么程度,?問一圈,最后焊接專家說,,有啥,,燒哪哪收縮,有啥難得,?焊時上工裝,,焊后上床子,夠不,?當天晚上算睡個踏實覺,。
工作幾年后,畫圖,,做項目,,當過標兵,帶過紅花,,彩照也掛在進車間門口的前上了,,哈哈。后來也信心爆棚過,,結果項目試車的時候頂出裂紋,,好幾十米的結構。現(xiàn)場就聽到咯咯響,,我一下子鎮(zhèn)住了,,差點沒載個跟頭,心通通跳。當時好多幫忙的工人圍著看,,都沒發(fā)現(xiàn),。我裝著鎮(zhèn)定,把一圈圈的人全攆到邊上,,把司機也叫下來,。然后找領導匯報.....因為大結構運動到極限位置,干涉,,頂出好長裂紋,,幸好不深,也是比較厚實的地方,,安全余量大,,沒出慘烈的局面。要是這次出事了,,我估計也離開機械行業(yè)了,,自己心里的坎可能過不去。這件事后,,郁悶了很久。那年才25,,除了開了一次大大小小領導的事故會議,,大家也沒怎么責備。該干啥還干啥,。以前有的同事犯個小事故還罰過款,,這次竟然沒罰,很意外,。開始我以為車間的大師傅們會嘲笑我,,結果有的還安慰我,說做個新東西不容易,,然后說以前廠里的誰誰誰怎么怎么錯了,,呵呵。只是車間18,、9的學徒小伙伴們總追著我問,,罰款罰多少?哈哈,。
后來總結,,就是因為看問題不全面,偏頗,,所以就總會出些問題,。以后,畫圖的時候,或者檢查別人工作的時候也是一遍又一遍,。喜歡主動找人多看看自己的方案,。想做個機械設計工程師,而不是結構設計師或者分析工程師,。慢慢的,,開始多觀察電氣,液壓的同事,,請他們講講基礎,,灑灑胡椒面,呵呵,。買了本出到第5版的液壓大學教材,,看了三遍,覺得寫的好簡單.....沒多少內(nèi)容還賣那么火,,想不通,。電氣的方面幾乎是小白,因為周圍電氣同事的水平就那樣,,而且沒有挑戰(zhàn)的地方,,難一點的就是寫個plc程序了,用電動手柄控制電磁閥什么的,,覺得沒啥東西,。慢慢的也發(fā)現(xiàn),電氣,,液壓學深些了就是控制工程了,。
我現(xiàn)在在個美資的外企,做國外項目的國產(chǎn)化,,我們這邊權限很大,,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老外只看結果,。所以過程還是能有很多學習的地方,。工作相對也穩(wěn)定,有計劃些,。我想讀個在職的研究生,,機械電子方向的。想把自己的知識面擴展到機械的各個方面,,打好各方面的基礎,,然后有機遇再讀博什么的,讀博一是為了技術積累,,另一個也是為了職業(yè)的競爭力,。讀博不能是脫離工廠的,,雖然我不反感做學術寫論文,但是還是更想實實在在的做設計,。
我的長期目標還是在機械制造領域能做出事情來,,如果職業(yè)發(fā)展的順利的話,希望能做一個有獨立產(chǎn)品的工廠的老總,,不管是外資,,民企,國企,,都可以,。這樣在做產(chǎn)品的時候不會有太多限制,能夠發(fā)揮最多最大的資源把產(chǎn)品做好,,而且能夠跳出技術的范疇做產(chǎn)品,,這樣成功率應該會高吧!
不知道我打算的成長道路是不是可行,?
如果要實現(xiàn)這個長期目標,,我設想的這個道路可不可行?還是得走別的方向,?
另外我這個長期目標定的是不是合理,,可不可行?
我覺得我現(xiàn)在還年輕,,還有機會,,個人看法,哈哈
碼這么多字,,請大俠指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