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實際上,就是蘋果和小米,,一個消費選擇的問題,,又到了問題與主義之爭。
手機買了蘋果,,空調(diào)可以買海爾,;手機買的小米,電視也可能選夏普,。沒有很極端的本土控或者進口控,,都是花自己的錢,買想要的東西而已,。
國外品牌也不是完美的,,但總體情況會優(yōu)于國內(nèi)的,當然,,這里說的國外,,有點狹義,別拿其它欠發(fā)達地區(qū)來硬掰哈,。
至于國貨么,,口號喊的很響,,國家投入也很大,但是未必就盡如人意了,,這個也是不爭的事實,。
國人與發(fā)達國家縮小差距的過程中,至少我繳納了個人所得稅,,以及其它消費稅等等,,這是很實際的東西。
國人讓我坐上了廉價汽車,,但也讓我燒了高價汽油,。
況且,汽車也不是國人讓我坐的,,自己買的,,很慚愧的說,還是個日本車,,有一陣卻擔心被國人給砸了,。其實買車,包括其它商品的過程,,也怎么糾結(jié),,更多考慮在預算范圍內(nèi)的性價比,而不是什么愛國與不愛國,。如果說買國貨才是愛國的話,,那國家就應該明確提出這一規(guī)定,否則,,從小到大那么多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全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了么,。但國家自己沒這么做,,反倒是國人自己在這么鼓吹,這其中有真正為了民族大義的,,也有為了其它目的的,,更有不少人云亦云的。
生活消費,,是一個簡單的經(jīng)濟行為,,太平盛世期間與政治沒多大關(guā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