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感謝鷹大的關照。其次,,看了前一帖子里的回復,覺得其實很多問題早期的帖子都有說過。大概是因為間隔太久地緣故吧。呵呵,。總的來說,,截至到目前,,我的思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從基本的材料介紹,,到鐵碳相圖的生成,,再到各典型金相的介紹,最后是相變,。有疑問的大俠,,還希望你翻翻之前的帖子,,應該會找到你需要的部分的,。好了,不多數(shù),進正文,。
: X0 x0 g; S+ j% y) C D- a0 J8 h0 K, R# f
讀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 陸大纮 許晉堃 合編
- l2 ] ^+ Q) r0 U$ v, t3 s 人民鐵道出版社6 n: F' {9 c5 B( V% o8 ?6 S
雜談八
4 v& @. F; K J V. u# uC曲線的影響 ( m( X, S2 Z2 F* w" y3 `' v' ?/ {! [
0 W* x/ E. c0 e9 }
先接著之前一篇,,把影響C曲線的因素說一說。
0 S$ R% _% ^! j- }6 Q( O$ k- H# B3 M E" g' \* f/ P' A6 T
之前的介紹中,,我們是以T8鋼為研究對象得到的一個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而實際中,C曲線的形狀會因為不同的鋼材元素而發(fā)生各種變化,。這種對C曲線的影響主要分為三種,。
+ o, S& t* U/ t& X# n
3 z& s. F( J L! h1 U一。碳元素的影響,。
' C W- p) z& v, m: x+ o1 K1 Z
9 g, M$ `( q$ Z# ]0 Y; b- Y我們先回顧一下鐵碳相圖,。2 E3 l2 B6 L* j* V4 K+ ?
3 w% Z9 Q. ^ a" q( L+ }
5 H( ]( G( h2 u1 Y# C) ^0 Z" W3 T
0 i; a4 I9 b, n9 a其中,以S點(含碳量0.8%)為分界,,左側是奧氏體加鐵素體區(qū),,右側是奧氏體加滲碳體區(qū)。因此我們直接也介紹過,,以727C的PSK線為分界,,當奧氏體組織低于727C時,S點左側和右側發(fā)生的奧氏體轉變是不同的,。左側部分會先析出鐵素體使得周邊的碳濃度提高然后形成珠光體,。而右側則會先析出滲碳體,使得碳濃度降低而后形成珠光體,。正是因為這樣,,無論是亞共析鋼還是過共析鋼,都會因為這一先析反應的存在而影響由奧氏體向珠光體轉變的進程,,也就是C曲線的變化,。如下面兩個圖。: W2 x: {2 l: h H
) ~; L7 d8 b3 r# U2 S7 `- D! S
之前我們說過,,隨著過冷度的增加,,奧氏體轉變的孕育期便短,在550C時達到最小,,形成鼻部,。對于其他含碳量的鋼來說,也是如此,。這里必須要說的是,,無論是亞共析鋼的鐵素體先析還是過共析鋼的滲碳體先析,都會隨著過冷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就像我在之前帖子里的回復時提到的,,奧氏體向珠光體的轉變是一個擴散型轉變,,需要碳原子的移動。而過冷度的增大會抑制碳原子的運動能力,,這使得金屬內的鐵素體和滲碳體形成受到區(qū)域局限,。在達到550C時,這種局限達到最大,。一般來說,,多數(shù)教材和教學中,對于含碳量對C曲線的影響說明都是如下,。
. Y% X4 U3 [6 m4 ]- N對于亞共析鋼,,隨著含碳量的升高,C曲線右移,,到0.8%時達到最大,。 W7 |- h. o1 c' {" }
對于過共析鋼,隨著含碳量的升高,,C曲線左移,。
: Z5 K8 f# [- r+ ^$ z$ \6 y所有這些說法都是基于看圖說話而得到的結論。下面說下個人的觀點,,以供大家討論,。是否正確,希望有前輩能詳細解說,。( i3 s4 O' m' |) R3 ]$ C+ z
2 ]2 l0 h8 A, }% \ d; a$ l# }# R' R
其實,,無論是亞共析鋼還是過共析鋼,其C曲線都是以共析鋼C曲線為基礎的變形體,。如我之前解釋先析過程時提到的一樣,。所謂碳元素的影響,其本質是先析過程導致的奧氏體轉變提前,。對于亞共析鋼,,由于鐵素體的先析,使得奧氏體在發(fā)生正常珠光體轉變之前,,就先開始發(fā)生鐵素體析出+珠光體形成的轉變,。表現(xiàn)出來就是隨著含碳量的降低,C曲線終的其實轉變曲線的上半部分左偏轉(個人理解其實不是左移,,而是偏轉),。也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在550C時,,由于先析的被極大限制,,其實,亞共析鋼的鼻部位置基本和共析鋼是一致的,。同樣的,,過共析鋼也是如此,。由于含碳量的增加,先析過程使得奧氏體轉變提前,,于是C曲線上半部分左偏。同樣,,由于550C的抑制,,過共析鋼的鼻部位置也基本和共析鋼一致。, c/ X( t4 o" K& G3 L
2 A; I# S: [- Q! G' R
末了帶一句,,其實在這個先析過程中,,還包含了魏氏體轉變、托氏體轉變,。但因為這種組織轉變多數(shù)不是針對熱處理來說,,而是鋼材生產(chǎn)中的過程產(chǎn)物,因此這里先不做介紹,。后面說完四火之后,,會回過頭來再詳細說這個。
* P7 T, z V- v7 V7 v, `4 K6 P2 v( D8 x/ L' Q
二,。合金元素的影響,。 u" P) ?: ]7 A" F: d% P
合金元素中,除去Co以外,,所有的合金元素都會使奧氏體組織更穩(wěn)定,,表現(xiàn)出來就是C曲線的右移。一些特別元素,,如Mo,,W,V,,還會是C曲線的形狀發(fā)生改變,。這里必須提及的一點是,當奧氏體中存在未溶合金元素時,,這時會使得奧氏體趨于不穩(wěn)定,,C曲線左移。
/ i1 a! N2 e, e1 K9 J; a: Q4 k/ ~1 a2 a1 n
三,。加熱溫度與時間的影響,。7 j9 Q/ p, [' y! F
奧氏體晶粒越大,成分越均勻,,則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越好,。這使得奧氏體轉變需要更大的孕育期,表現(xiàn)出來就是C曲線右移,。同時,,對于包括碳影響,,合金元素影響在內奧氏體轉變影響,我們必須認識到一點,,那就是一旦奧氏體中存在或出現(xiàn)未溶物或非珠光體析出物,,所有這些都會加速新相的形核,促進奧氏體的轉變,。9 L3 a, \3 ?* C9 }/ S
而加熱溫度和時間都對以上的因素產(chǎn)生影響,。無論是高溫還是長時間加熱,都會使奧氏體組織更均勻,,穩(wěn)定性更高,,使得C曲線右移。而這一點對于后面的四火工藝是很重要的,。, a' L. I8 _1 N$ W' D7 C8 v2 K3 l
9 \1 e( D# A& u9 p9 \貌似寫著寫著又多了,。。,。好吧,,關于臨界速度等的C曲線應用留到下次吧。依舊是明日更新,。歡迎參與討論,。
# [% r V2 x8 M) u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精彩資料|主題: 153, 訂閱: 46
- · 采用|主題: 930, 訂閱: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