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SMT,,它比較有意思,也是機械的范疇
SMT就是表面貼裝,以前原件都是有腿的,,把腿插進PCB,從另一面給它焊上,。而貼片的原件則沒有腿了,,在原來有腿的位置變成了金屬片或者金屬環(huán)(也叫焊盤)。元件趴在PCB上,,焊盤焊在PCB上,,他們在同側。這樣做主要有兩個好處,一是小,,阻容元件可以做到一個芝麻粒大小,,甚至更小,;動力學特性大大優(yōu)于插件,,據介紹電磁兼容性也好。
設備
整套SMT生產包含的設備類型很多,,最重要的是貼片機,。貼片機分兩種,一種高精度貼片,,主要用于貼IC,。因為IC做的很小,腿和腿之間靠的非常近(可以查世界各大IC廠家的手冊),,所以最高級的貼片機是用光學校正位置的,。價格很高;另外是高速貼片機,,開起來就像打槍一樣,,每分鐘都是一千,兩千的貼,。
最讓我吃驚的是,,美國最先進的插件機制造廠,竟然在60,、70年代就有了CIM系統(tǒng),。最典型的是用在IBM生產車間里。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ERP出現在IBM,,而且留下了原理性缺陷直到現在,。這家企業(yè)也造貼片設備,但不是最牛的,。
設計這些設備的就是學機床的人,,這東西和機床也差不多。
工藝
工藝里最特別是“一次通過率”,。也就是出來的電路板如果有缺陷,,就扔了。因為維修成本更高,,還不如扔了
整個焊接工藝,,是軟釬焊。是用紅外熔融,,或者過釬焊池,。這就不細說了,。
一次通過率,最主要靠布板的合理,。
印刷電路板(PCB)的設計,,用計算機自動完成,現在沒有問題,。但是元件如何布置在PCB上,,因為是工藝問題,還不能用計算機自動完成,。它沒有辦法保證一次通過率,。據說有人采用有限元方法來布置元件,但成不成沒有下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