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伯凡時間”
4 W# P9 [0 ]; d$ t) a R+ ~
我有一個習(xí)慣,,喜歡把每個月的熱詞,、關(guān)鍵詞記下來,,隔一段時間回味一下,。那些一度廣為流傳的熱詞能讓我一下子置身于晃若隔世的場景當中,。進入八月后,我翻看自己的日記,,發(fā)現(xiàn)去年8月份的熱詞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小目標:一個億”。 : j/ O' K7 ~0 W6 v [$ y
一看到這個詞,,大家應(yīng)該也會和我一樣馬上回想起相關(guān)的人和事,。一年之前,“小目標”是無可爭議的網(wǎng)絡(luò)熱詞,,而今天再回味這個詞,,的確感慨復(fù)唏噓。王健林因這個詞而達到被關(guān)注的頂峰,。今天,,他同樣廣受關(guān)注,只不過是以一種他沒想到的原因,。僅僅一年,。
# G* a! I8 R: f
不知王健林最近的小目標會是什么——是先賣酒店還是先賣萬達廣場?他那位慣于高調(diào),、撒歡的公子,,最近好像也沉寂下來了。
8 {' L8 A) ]- z0 b( M$ C% o8 o
這些天關(guān)于王健林和萬達的新聞一直在刷屏,。我沒有時間去細看這些新聞,。只是每當我看到這些新聞標題時,便會想起《紅樓夢》中的一副對聯(lián),。在賈雨村被臨時革職后,,他在失意中信步來到一個荒野的破敗小廟,寺廟名叫智通寺,,廟門口有一副對聯(lián)寫道: . @% D3 J+ b+ [$ `' ^, W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由這幅對聯(lián)很容易想到另一句話: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7 B6 ~& ]: l3 u/ L0 P
企業(yè)五步倒最近我看到孫黎博士的一篇文章,,題目叫《自戀,、自負與自大》。 這篇文章提到了吉姆·柯林斯的一本書,,名為《強者何以失�,。簽槭裁从钟行┕緩牟磺�,。吉姆·柯林斯對我們而言并不陌生,就是《基業(yè)長青》和《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作者,。
( I8 r& R# ~9 ~- \* Y1 R
吉姆·柯林斯一生都在思考基業(yè)長青的問題,。他在《基業(yè)長青》中寫到的很多公司,現(xiàn)在要不已經(jīng)不存在,,要不陷入到了巨大的經(jīng)營困境中,。因此,他的書以及他的理論越來越受到質(zhì)疑,。面對質(zhì)疑,,他花了四年的時間又重新做了研究。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數(shù)據(jù),,他總結(jié)出了“企業(yè)跌倒五階段”論: 8 D& d8 |- O# Y
第一階段,,成功滋生出自大。 第二階段,,無原則地追求更多,。 一個人或者企業(yè)在獲取成功后,很容易陷入到得逞后的迷狂,,然后乘喜而多事,。追求更多不一定就是壞事,但就像下棋和打牌一樣,,乘勝前進時一定要更加留意風(fēng)險和危機,。更多的機會意味著更多的風(fēng)險,但是很多人和企業(yè)因為“得逞的迷狂”而忘乎所以,,從第二個階段直通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拒絕風(fēng)險和危機,。 風(fēng)險的特點是,,當你沒有拒絕能力的時候,它們一定會蜂擁而至,。這個時候,,一個企業(yè)就會進入第四個階段。 第四階段,,盲目拯救,。 管理者深切感受到了滅頂之災(zāi)的來臨,開始搶救自己的企業(yè),,慌不擇路,。但是這種拯救就像搶救臨終的病人,除了耗費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外,,結(jié)果幾乎是注定的,。就和我們中國人醫(yī)療費用的消耗線型一樣,,是一個鯊魚鰭形狀,。一個人生命當中80%的醫(yī)療費是在生命的最后六個月花掉的,。 第五階段,向死亡屈服,。 / C/ a: a0 U9 B ~
這是很多大公司垮掉的五步曲,,也很好的印證了我們前邊提到的那副對聯(lián)。 這些道理好像誰都懂,,那些深陷困境中的人,,事先也未必不知道這些道理。 所有的錯誤,,并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是錯的,,而是因為我們受到了一種不可遏制的欲望和迷狂的驅(qū)使,像飛蛾撲火一樣,,帶著致命的快感撲向那個致命的目標,。 ; n2 x" E# W% V: O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4 R$ i1 }- s" E# ?/ f- H那些毀滅我們的東西,,往往也是當初成就我們的東西,。比如說自戀、自負甚至自大,,在某個時期就會起到正面作用,。 孫正義在創(chuàng)辦軟銀初期,好不容易租到一個辦公室,,進去后發(fā)現(xiàn)沒有一件家具,,地上只有一個破箱子。他就站在這個箱子上給剛剛招來的兩名員工發(fā)表演講:五年之內(nèi)我們要做成日本最大的投資銀行,,十年之內(nèi)要做成全球最著名的投資銀行……當他在那個破箱子上滔滔不絕地發(fā)表完自己的就職演說后,,發(fā)現(xiàn)原來的兩個人只剩下一個人了。另外一個人聽完他的發(fā)言后,,覺得不靠譜就離開了,。
4 u) z$ n5 J! v: g6 W7 O
如果孫正義當初沒有這種自大與狂妄,軟銀或許就做不起來,。但是,,同任何好的東西一樣,自大的有效性,、建設(shè)性也是有期限的,。愛默生說:
- Q4 V) n. F3 }8 Q; L7 K
最好的東西一旦過了時間,就可能成為最壞的,,讓人避之唯恐不及,,比如人的尸體,。
1 X8 x+ ]) x+ V" r
一個企業(yè)管理者憑借自大、自負把企業(yè)推向成功的頂峰時,,自大所暗的毀滅性因素也就開始發(fā)作了,。 我們可以把自大、自負當做是一個運行良好,,但是其中藏著一顆定時炸彈的鐘表,。在一定的時間里,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很好的工具來用,,讓其成為一個很好的幫手,。 同時也不能忘記,其中還藏著一個東西,,一個要在某個時間里必須丟掉的東西,。如果不及時扔掉它,任其繼續(xù)擺在那里,,甚至當神一樣供著,,那么這顆炸彈到點就會爆炸。
5 Y) C% L D# `% k- Q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2 Z) w- L, Z0 _% A成功者到了一定階段后,,很容易進入到一個宮殿當中。這是一個成功的宮殿,,同時也是一個毀滅的宮殿,。 這個宮殿的墻上都是一種鏡子(就像我們在很多電影中看到的——站在里邊的人看著是鏡子,站在外邊的人看著就是一塊塊透明玻璃),,你在里邊照鏡子,,而別人在外邊看著你你卻不知道。 當領(lǐng)導(dǎo)者成功到一定程度時,,就很容易陷入這樣一個鏡子迷宮中,。他聽到的所有的話,都不過是他想聽到的,,他獲悉的所有信息,,都不過是別人根據(jù)它的喜好進行篩選后給他的。他望著室內(nèi)的鏡子,,以為自己是在看窗外,,但其實是在照鏡子而已。 吉姆·柯林斯說:
+ o2 z( H9 e! |. Y3 Q- c
好的領(lǐng)導(dǎo)者是遇到問題看鏡子,,有了成績看窗外,。而壞的領(lǐng)導(dǎo)者是有了成績照鏡子,遇到問題看窗外,。
最為糟糕的情況是,,不論你是取得了成績還是遇到了問題,,在你自以為自己是在看窗外時,其實你一直是在照鏡子,。 一個領(lǐng)導(dǎo)者一旦置身于這樣一個鏡子大廳時,,他就會對潛伏在企業(yè)周圍的各種危機失去警覺。外部環(huán)境在急劇的變化,,他看到的卻是一片形勢大好,,自己在自娛自樂地玩著“皇帝的新裝”的游戲,。 有時候,,我們覺得一個人的言行很奇怪甚至近于瘋狂的時候,并不是他真的發(fā)瘋了,,只是他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看到的世界不一樣,。我們好像共處同一個世界,但他所感受到的場景和我們感受的場景是完全不同的,。 這有點像這種情形:有人在用藍牙耳機打電話,,眉飛色舞,做著各種夸張的手勢和表情,,旁邊的人如果不知道他是在用藍牙手機打電話,,會覺得這個人是十足的神經(jīng)病。其實他只是在一個特定的場景里做出他認為很自然的反應(yīng),。
, ?1 o4 x# T9 f
古希臘有一句諺語: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7 @+ d' t- T2 @# f( J
我們中國的古典書籍《小窗幽記》中也有一句類似的話: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 }. y/ U. [7 ^+ M* f1 i& Q
大意就是,,天如果要降禍給一個人,,一定會先以微小的利好來讓他產(chǎn)生驕矜之氣,讓其陷入到一種自戀,、自負和自大當中,。 一個清醒的人,當感受到福來的時候,,不會大喜過望,、奔走相告,他會先想自己是否受得了這個福,?中國不是有一句俗話說:“沒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 所謂“要看他會受”,,無非就是在提醒人們要有一顆敬畏之心,。用古希臘的話說,就是要有一種審慎的態(tài)度,,古希臘認為審慎是人的第一美德,。所有的希臘悲劇,都是在展現(xiàn)一個主題,,即當人失去審慎的美德后,,便要遭殃。 + K7 a# m' ?/ d7 c- P5 i4 P
伊卡洛斯綜合征4 B( D. t" v8 o$ b
在孫黎博士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根據(jù)古希臘神話故事而衍生出來的詞,,叫伊卡洛斯綜合征。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能工巧匠叫代達羅斯,,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讓代達羅斯和他的兒子伊卡洛斯在克里特島上建造一座迷宮,,用來關(guān)住米諾斯牛頭人身的兒子米諾陶諾斯。 迷宮修建完成后,,國王擔心迷宮的秘密走漏,,便下令將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關(guān)進迷宮中的塔樓,永不讓他們離島,。 為了逃出去,,代達羅斯制造了一種用蠟黏合鳥羽而成的飛行翼。在出發(fā)之前,,代達羅斯告誡兒子,,不能飛的太高,否則太陽的熱會讓蠟燭融化,。
6 w2 _$ _/ J. C* _9 q: L! c5 A3 o6 r
但是從石塔飛出后,,年輕的伊卡洛斯被初次飛行帶來的喜悅感沖昏了頭腦,就像汪峰歌里唱的“我要飛的更高”,。結(jié)果因為太靠近太陽,,而導(dǎo)致蠟翼融化,最后墜海而亡,。 后來,,人們便用伊卡洛斯綜合征來形容那些在得勢的時候進入到一種不可遏制的“愈得意就愈是想更得意”的循環(huán)當中的現(xiàn)象。 往往在得意的最高點,,就是樂極生悲,,所以才說審慎是人的第一美德。 古羅馬有一個習(xí)俗,,一個將軍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后,,給他授勛的人并不是皇帝本人。而是由一個在戰(zhàn)役中失去了腿的士兵,拄著拐杖走到這個將軍面前,,先給他兩個耳光,,然后再把勛章授予他。 這就是在提醒這個將軍,,首先不要為勝利沖昏頭腦,,其次,你的勝利和榮耀是建立在很多士兵的犧牲之上的,。所以,,一定要保持一種審慎的心態(tài)和一種敬畏的態(tài)度。 ) G( Z( c& z, z2 ?- _% s
敬畏與審慎5 P3 g; C+ P7 n
孫黎博士的文章中也寫了一個古羅馬皇帝打完勝仗后凱旋而歸時的故事,。當凱撒面對滿大街的人向他歡呼時,,會有一個奴隸站在他的戰(zhàn)車后面,不斷的在他耳邊說著一句話:你是人,,凱撒,,你是人,,凱撒,。 這個奴隸的作用就是在提醒凱撒:你不是神,而只是一個人,。 我們中國古代,,在唐朝及之前的朝代,也一直有一個類似的習(xí)俗,。當皇帝出行時,,在浩浩蕩蕩的隊伍的末尾,會有一輛拖著一口棺材的車跟著,。這也是一種警醒,,用以告誡皇帝,不管你現(xiàn)在有多風(fēng)光,,在你生命的盡頭也只是一口棺材在等著你,。 其實一說起這個話題,就能讓人想到好多場景和故事,。亞歷山大大帝是一位征服過亞非歐三大洲的偉大皇帝,,在臨死時他囑托道:我死后,你們一定要在棺材的兩邊各開一個洞,,我要把我的兩個手伸出去,,讓世人看看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手里到底有什么…… 1 x" D. x- j* U0 n
2 f+ ^# U$ X- H( C" J+ \5 z- U3 u+ E0 r- o
$ S1 a" |& k- v3 n% V,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