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界效應(boundary effect)是高等化學中的一個術(shù)語,這里就不拿來湊字了(關(guān)鍵是其實我也不懂那些化學的東東),但是有一碗甜膩的心靈雞湯很適合這個名字,。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大概是這么說的——你學到的知識越多,就會覺得自己越無知,。# R. ?2 r. Z# M- ?
6 |6 e F+ w* W, d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悖論,,而對這個悖論的解釋也很有意思——我喜歡叫它“邊界效應”(管它合不合適這么叫,反正帖子是我寫的),。在白紙上畫一個圈(和老人與南海都沒什么關(guān)系),,圈內(nèi)表示你了解的知識,圈外表示未知領域,,而圓圈的周長,,就是我們自己判斷的“無知”的程度。了解的知識越多,,圈子就越大,,圓圈的周長就越長,自然也就越無知,。有人會說,,那圈外呢,面積不是越來越小了嗎,?怎么會越無知呢,?
# U( q ]/ g; @* j% v% R8 [- R$ o- ?% L: U: r" `4 X
猜你就會這么想!(其實當年我也一樣這么覺得)8 N- V3 a+ k" H1 ?9 @+ Y* j- A
( Y6 n5 } g; q. q, l關(guān)鍵點就在“邊界”上,!邊界是已知和未知的分界線,,也是已知和未知的“交叉學科”,可以說,,邊界的知識是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方法就能理解和明白的,,但圈外則不然,未知不僅僅表示“不知道”,其實還有“即使說了其實你也不懂,�,!薄ⅰ澳呐轮v上幾天你也不明白,�,!薄鹊韧耆珶o法理解的知識層面�,?瓤�,,下面改說人話:
7 u' j7 p4 I0 B1 b- v/ o5 _8 s) v5 D' r, [$ b
1、不同領域的知識存在著三萬英尺的鴻溝,。比如一般的機械人不太可能知道 ISM指數(shù) 是什么鬼,,而經(jīng)濟學家也不太可能知道 普通平鍵 究竟普通到什么程度,所以,,類似的知識產(chǎn)生的效果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為你根本對那個領域沒有概念,,也就是圈外的世界對我們完全沒有意義。9 D% T: I; O* U% T) n
4 `& A/ y* l p# W! T. h2,、同一大的領域內(nèi)的不同分支,,存在著神奇“代溝”。比如鈑金領域常見的 拉鉚螺母 就曾經(jīng)讓我這個做普通設備的欲仙欲死,,而給模型制作常用的 熱熔連接 也曾經(jīng)讓我淚流滿面,。所以,類似的知識產(chǎn)生的效果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因為我們是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知識的,,也就是邊界的“無知”會給我們很深的感受,。不怕復雜的計算和校核,真正怕的就是拿著照片或?qū)嵨�,,卻不知道這東西叫什么,,好在這個世界還有個地方叫“五金機電市場”。
s4 `/ B u( j5 z* I$ L- l/ g5 I0 f* M7 g. f5 n
除了上述兩種之外,,還有同一分支下,,由于經(jīng)驗不對等導致的溝通障礙。老生常談的有“zhan火”,、“鍍luo”這樣的稱呼,,還有一些諸如“氧氣帶”這樣的奇怪叫法(叫氧氣管難道就能憋死了?,!一看就不是正經(jīng)氧氣),。
8 M" G5 q" R9 U3 ^. K
; A7 W5 y% l6 T3 D6 u5 K8 c所以,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越學越不懂了,,不要害怕也不要緊張,,可能……是你圈畫大了,!嗯,一定是這樣,。
1 x5 s& s2 A8 e( A9 b' R
7 F5 B* \7 w9 p H" M3 Q3 Q/ T, b2 `( l+ e2 e# y
- k( m) u2 l/ B" [; ?( v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