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8-3-29 23:43 編輯 6 M; n. h0 a6 c9 e7 Z
* |9 c- l" i [6 d: m: _ 抄圖那會兒經(jīng)常會想,要是周六不用上班該有多爽,,機械這行要說周六不用上班絕對是奢望,,而作為畫圖工周一到周五還得每晚加班到八點。
: `+ M- ]+ _, J0 t, s& P 就這樣作為畫圖工在電腦前一趴就是五年,抄啊抄,,最終也煩透了那樣的生活~~~4 v, v$ {1 r t U
多年以后再回想起那段時光,,不經(jīng)感慨,那時抄的每一筆都不是簡單的圖畫而是都牢牢刻入了腦海,,甚至慶幸那時有大把的時間去埋入成堆的經(jīng)典圖紙中去~~~" S( L$ K! Y( ^
而樓主如今所知也多為那時所學,!
" |4 |! ]1 ]/ y& O5 O3 _5 m) j0 h5 c9 o' l
六天制這是共識卻只對車間的一位老爺子例外,而且老爺子每天上班只做一件事:打孔
3 q0 [+ O8 ^, a( t; s0 Y9 X9 E6 [ 老廠工藝傳下來的規(guī)矩,,各類機加孔都是由專人專機來做,,老爺子專門負責φ16以下的孔,所以只要有φ16以下打孔工序的件都得上他那走一遭,。
# _& Q0 L5 v% r* o 老爺子的三個工具箱里長短粗細堆滿了各類鉆頭和絲錐,,伴隨老爺子的一臺Z35搖臂鉆據(jù)說也用了二十幾年了。* \# k) e1 j. ]9 p( \
有次出了塊滑板圖,,上面有幾個φ6潤滑孔比較深500mm左右吧,,而且潤滑部位要交叉對接,工藝提出加工有困難,,這種孔只能一次成功,,但結構上也是確實受限不好改動,最準老爺子在哪翻來覆去折騰了三天給打出來了,。
, X& f+ S6 j' o/ M 還有一次畫了塊油路塊,,填寫孔表時無意將對應通孔填錯,經(jīng)幾手檢圖都沒檢出來,,被老爺子發(fā)現(xiàn)給我指正了~~~1 W# `$ I8 W# C/ n$ ?
年輕人沒人愿意再干這個了,,成天只是打孔,老爺子是退休后反聘回來的,。
3 c; j1 M! n4 C! x 老爺子是我在生產(chǎn)一線見過最年長的人了,,我離開公司那年他要70了!* ?$ z8 u r. j* Q
7 Q/ k% m1 L5 C" \
后記:1952年,,沈陽第二機床廠(先后更名為中捷人民友誼廠,、中捷友誼廠,今屬沈陽機床集團)開始試制我國第一批搖臂鉆床,。而此時的工廠,,剛從沒有機床、沒有生產(chǎn)設備的狀況中振作起來,。沒有技術指導,,技術人員只能用前蘇聯(lián)留下來的圖紙,自行摸索,。
8 e/ A7 ~$ l6 b7 {( I5 _9 q9 T
360截圖20180329232256955.jpg (41.63 KB, 下載次數(shù): 116)
下載附件
2018-3-29 23:34 上傳
3 r( ], s! j1 _( H* b" Y l* y
' P1 Y4 L2 g q8 p
. o; O1 N2 v3 u' D2 [3 O+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