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及時,、真實地將設備狀態(tài)傳送到微機,作為邏輯分析依據,。- K* s+ l9 W1 ?; t5 n" z
2.5 電子閉鎖裝置
5 N# @( M. F B) C0 Z6 x+ w3 [/ Q 電子閉鎖裝置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被操作設備之操作機構的開放與否,它包括電子編碼鎖具和智能電子鑰匙兩部分,。為了實現程序閉鎖,,每一個設備的每一個操作控制點均應裝配一把有唯一固定電子編碼的電子鎖具。" q$ y* {+ o% d$ _$ ]# M" F/ t
由于電腦鑰中已經貯存了本次操作的規(guī)定程序,,因此,,操作者進行操作時電腦鑰匙一插入被操作設備的控點電子鎖內,則產生以下效果:, V% a0 Z* G5 w
a) 電腦鑰匙讀出該點身份編碼,,以確定該操作控點是否是預定程序中本步操作控點,。" y6 g9 Q, p# e, ~% R8 M
b) 比較確認正確,則打開該控點閉鎖,,提示“可以操作”,;否則閉鎖控點,提示“步驟錯誤”和顯示錯誤性質,,直到操作人員找對正確的制備控點為止,。 t: _" c) L! ?6 d8 E0 [
c) 本步操作完畢后,關閉該控點閉鎖,,提示“本步操作已完成”,,可進行下一操作。
2 z3 Z3 [$ M) f9 E. F; P- m( v+ | 上述3項在每一步操作時均重復執(zhí)行,,并記錄在“黑匣子”中,。直到本操作任務全部操作完畢,提示“操作結束”,。1 i5 B- i; H: | `9 ?
2.6 智能專家系統0 D' L# R/ Y6 z7 x8 W" P
智能專家系統軟件是整個微機防誤閉鎖系統的靈魄,。各種產品的結構及性能差異較大,,但一個最基本的功能是狀態(tài)判斷與邏輯分析。6 F0 K. {. r$ b) ~* X7 c
2.7 外圍設備9 X% e7 Z4 ^, e1 p9 _4 }
外圍設備是包括鍵盤,、鼠標,、打印機、顯示器,、音響等附件在內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主要用于系統維護人員進行程序修改,、邏輯編制和操作人員進行操作任務選擇,、操作票打印等任務時,完成人機對話功能,。
3.1 系統軟件質量問題
& V" P( H) O3 U; a' E8 t0 c& ?8 \# [ a) 功能的完備性
4 h; }& {+ u. L L# J1 Q 系統軟件的功能既要能滿足正常使用狀態(tài)(典型操作)下的邏輯分析能力,,而且,還應適應用戶在特殊狀態(tài)下(如特殊操作,、應急操作)的邏輯分析能力,。( j; T$ i" T( r8 H
b) 邏輯判斷的嚴密性
- G6 G. C6 |" R @6 e; a2 m+ c 由于電力系統倒閘操作的復雜性,防誤閉鎖軟件的閉鎖邏輯關系也相應復雜化,。例如,,大部分產品雖然基本上可以實現對電氣“五防”作出邏輯判斷。但卻對“解網”,、“環(huán)網”等的倒閘操作的邏輯正確判斷難以勝任,,應該是該類產品技術升級的重要課題。
5 V6 S% v0 |; |' H6 y( k" ]% \ 另外,,由于軟件本身及所運行的平面軟件的原因,,可能出現某種“邏輯陷阱”(例如 WIN’95 就存在浮點運算的邏輯陷阱,據說 WIN’98 已解決此問題),,導致不可預測的邏輯判斷失誤,,這方面要求開發(fā)者在軟件編制中充分注意。
% x! b. M. u3 t* n5 `" ]" D) n2 B3.2 防誤閉鎖系統的可靠性
1 L5 R+ H5 a2 X 包括二個要素:一是硬件的可能性,;另一個是軟件系統的可靠性,。
6 A/ S2 M' } T# i. X7 r a) 硬件的可靠性包括二個方面:一是使用性能的可靠性,常見的問題是硬件的抗機械疲勞能力,,抗電氣絕緣老化能力,,抗電化學腐蝕能力不夠;二是硬件的結構設計的可靠性,。例如,,過去曾發(fā)生過“走空程序”的問題,就是因為硬件的結構設計不夠周密,,而造成的操作步驟跳空,,這種現象是非常危險的,,是電力系統幾十年來發(fā)生誤操作的原因之一。( C( ?/ o7 n/ h6 T
b) 軟件系統可靠性除了要考慮軟件編寫邏輯嚴密性外,,另一個問題是當系統中的某一部分(某每一個文件)意外損壞時,,整個系統能否正常運行,還需要在軟件編制時,,設計一定的“冗余”部分,,加強邏輯運算與分析過程中程序間的交叉支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