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發(fā)表于 2019-3-14 12:59:12
|
只看該作者
根據(jù)我到工廠里一線后的看法,,技術人員兩條出路比較好,一條是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最直觀的就是,,如果到了展會上不管公司里現(xiàn)在用不用得上這些手段,你都能夠看得懂學得會能使用,,這是硬指標,,不要談什么適不適用自己的公司,大的趨勢和方向擺在那里,,光靠啃老本或者按部就班做技術越來越遠離社會發(fā)展了,,比如你是做數(shù)控車的,本來只會手編,,就算廠里用不上,,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編程也要會,就算不會加工中心,,車銑復合來了你要玩得轉,,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第二條是往管理方向走,因為管理崗位是技術人員生命的延續(xù),,有些技術到一定瓶頸或者受自己文化知識的限制,再無法接受新技術,,那么可以去管理上發(fā)揮一下,,因為管理只要懂業(yè)務,不需要特別精通技術也不要求有新技術就自己一定要會,,做管理的第一素質是踏實可靠擁有執(zhí)行力,,這不會要求一個人從20多歲畢業(yè)就每天不斷學習某個領域的技術到60歲退休。有時候未必是搞管理的不懂技術,,而是缺乏統(tǒng)一的溝通語言,,這一點在沒達到一定規(guī)模的企業(yè)中很常見,尤其是掌握新技術新方法的人和一直就一種觀念的人,,很可能兩個人說的都是對的,,但是就是雙方覺得對方不懂,比如有一次我去一個供應商那里,,工裝有個四方形凸臺,,廠里的鉆孔老師傅說讓把定位插銷的輔助凸臺改薄一點,我搭了句話說沒有實際意義太薄了插銷一抽還容易掉,,鉆孔師傅覺得是我們年輕人遇事怕麻煩,,我就說不麻煩這很容易的只是沒什么意義,就這句“很容易”老師傅馬上說哪有那么容易,,最后我還跟他解釋了半天不歡而散,,主要老師傅就沒見過加工中心,廠里的傳統(tǒng)銑床做這類東西總歸還是沒有數(shù)控的加工中心方便,,工裝都是外面做的線切割和銑的,,后來還是搞工裝的來說了句話,其實這種矛盾好解決也不好解決,,就是去了解最新的技術,,就算不學會也要有個概念。做管理的要知道新技術宏觀大方向,,尤其是思路上的引導,,具體做技術要去鉆牛角尖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做管理的看一個設備只要大概知道能干什么就可以了,,但是做技術就要自己領域內的都玩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