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20-3-28 16:17 編輯
$ w, e! Q" ^8 ^; E! k; B7 g0 E- Q' {/ T2 k5 k6 p$ O8 j# L' w$ @
![]()
% P* o6 p3 j8 C1 \4 [
髀肉之嘆,,一個“中年肥肉男”的不甘與堅持 / R) ?6 h$ j2 X8 I, J
1/5 打不死的創(chuàng)業(yè)者
; `* l! k5 u* V P% t7 M
: M+ S$ {4 V# f23歲那年,,劉備離開家鄉(xiāng),,立志要像先祖劉邦一樣,,闖出一番事業(yè)。
" B. E+ j; E+ U$ r' ^
不過,,對比其他勢力,,劉備50歲以前的經(jīng)歷基本上用兩個關(guān)鍵詞就說完了,一個叫“屢敗”,,一個叫“投奔”,。
* C8 j9 L& ]9 Z: Y
30歲,依附公孫瓚的劉備,,被袁紹打敗,,投奔徐州牧陶謙,; 35歲,被呂布偷襲,,全家老小被俘,,反過來依附呂布; 37歲,,再次被呂布打敗,,投奔曹操; 39歲,,被曹操打敗,,關(guān)羽被擒,投奔袁紹,; 40歲,,官渡之戰(zhàn)袁紹戰(zhàn)敗,投奔劉表,; 47歲,曹操占領(lǐng)荊州,,劉備在當陽大敗,,差點連兒子都丟了…… 9 D- X8 Y6 a; _7 g; \; L2 @
直到50歲時來運轉(zhuǎn)之前,劉備的地盤不過是江東七郡中的五郡,,其中的南郡還是借來的,。 5 _. J' H4 _7 b4 P
三國的英雄里,被打敗后再重新振作的,,很多,;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一次次慘敗,每次都是只剩下幾十條人馬,,常常連老婆孩子都丟了的“英雄”,,就劉備這一個。
' _5 ^0 D w0 g! V
不過,,如果跳出這段歷史,,把劉備想象成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這個失敗率一點都不奇怪,,F(xiàn)unders and Founders發(fā)布的調(diào)查顯示,,創(chuàng)業(yè)者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是20%,,第三次是30%……
; L+ \7 [1 L! A, [1 `3 V. V0 V
劉備之所以也名列“N次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天不足”�,!爸缶普撚⑿邸崩锾峒暗牟懿�,、袁紹,、袁術(shù)、孫策,、劉表,、劉璋、張繡,、張魯,、韓遂……,都是有背景的創(chuàng)業(yè)者,,要么一起家就自帶地盤,,要么有大把的社會關(guān)系。 9 u8 r3 l, u: E ~1 o
而劉備呢,?平頭百姓一個,,編草席為生,他的“皇室血脈”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社會資源,,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9 `0 t/ |, d7 [
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朝中無人,,再拼命也沒用,。劉備23歲拉起了一幫人馬,但直到30歲的七年間,,都毫無存在感,。 先天不足也就罷了,此后20年間遭遇的一連串敗仗,,難免讓人覺得劉備的能力也有問題,。 9 _# i5 S+ ?5 ~: m
有人說,失敗不能說明什么,,劉邦不也常常打敗仗嗎,? ( M" n$ C# ?. Y( O' h( `( J
差別大了,劉邦的歷次失敗,,都能保住人馬和地盤,,在戰(zhàn)略是成功的。反觀劉備這二十年,,基本沒有什么戰(zhàn)略,,被A打,就投奔B,,被B打,,再投奔C,呂布,、曹操,、袁紹,、袁術(shù),個個都當過他的盟友,,也當過他的敵人,。直到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之后,才定下了“聯(lián)吳抗曹,,橫跨荊益”這樣一個幾十年不變的長期戰(zhàn)略,。 " ^ Y; }, `, q
這就引發(fā)了三個問題: 第一、為什么劉備打了敗仗之后,,很快就能恢復過來,? 第二、為什么劉備這樣明顯的“梟雄”,,每次都會有人收留他,? 第三、為什么劉備這樣的“常敗主公”,,關(guān)張趙三人始終追隨他,,還不斷有人投奔他? 事實上,,這正是古今創(chuàng)業(yè)者們必須解決的三個問題,。
$ g2 }% r8 {* \, E& r1 B
2/5 劉備的“護身符”
0 p, U) E8 b3 U, p4 B# x
9 A# b; ^3 J; g7 F按照劉備后來的戰(zhàn)績,他應該在前幾集就“領(lǐng)便當”才對,,真正改變他命運的機會,卻是在一次失敗的出兵中成功地救了一個人,,這個人,,今天家喻戶曉,當時也是仁義與道德的化身,,“孔融讓梨”的那個孔融,。 4 S# B' ~! _9 [) T4 f
孔融被黃巾軍圍困,派人求援,,神使神差地找到了鎮(zhèn)守平原縣的劉備,,雖然背后就是袁紹的威脅,他還是派出了大部分兵馬去救孔融,。
. P, R4 v+ N( o" C6 [. V; |$ G
從軍事上來說,,行動完全失敗,劉備救了人,,卻丟了自己的根據(jù)地,,但從政治上來說,此舉卻讓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備成為亂世的清流,,軍閥中的“仁義之師”,。徐州牧陶送給他一支人馬和一塊叫“小沛”的地盤,,邀請他共拒曹操。后來,,索性把整個徐州送給了他,。 d, s7 p E$ Y6 c" x( a" s
雖然在這個“有槍就當草頭王”的時代,“仁義”兩字無異于“找死”的代名詞,,但對于劉備而言,,至少帶來了兩個好處: & G' @" b O+ Y( t1 j/ Y
第一、成為劉備最好的“護身符”,。 + i, g( X/ _% V6 j7 v3 e
劉備第二次被呂布打敗之后,,轉(zhuǎn)頭就投奔曹操去了,曹操手下有人主張“及早除之”,,理由是劉備“有雄才而得眾心,,終究不會甘居人下”。
! ?& P6 j Z0 [: G+ ^9 |0 ^
不過,,曹操不傻,,以劉備的名氣,與其殺了他,,還不如把他“養(yǎng)”起來,,人是沒法兒用的,但至少不能成為自己的對手吧,。
5 c/ k& d+ b- Y1 W- R* F# U. o) h# a+ e
所以劉備這樣明顯的“梟雄”,,每次都會有人收留他,正是因為既不能殺,,也不能放,,只能養(yǎng)著。
/ L# V: D+ V; @# |0 B
同樣是慘敗,,呂布送了命,、袁術(shù)、袁紹都送了命,,只有劉備保住革命的本錢,。亂局之中,多一條命至少相當于五次機會,。 % e/ V& [5 } {4 t0 j6 \ N
第二,、讓劉備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0 V! C v( J- y# A
無論三國的,還是今天,,一個人都是干不成大事的,,必須是一幫厲害的人聚在一起,發(fā)揮各自的作用,聚合起來成就大業(yè),。 3 x: n" z, ]2 A: j7 N6 Y
所以每一個想建立一番功業(yè)的人,,都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一個是追隨別人,,前者的目標是吸引后者,后者的目標是“跟對人”,,這就讓創(chuàng)業(yè)成了一個生態(tài)鏈,。 * w! e: E4 U8 M2 ` f& i- D
在這個生態(tài)鏈上,核心是創(chuàng)業(yè)者,,圍繞創(chuàng)業(yè)者的,,有合伙人,有投資人,,有喜歡創(chuàng)業(yè)公司氛圍的員工,。 ; K2 f8 `0 P/ h# I0 I% t0 p& v
有很多牛人創(chuàng)業(yè)失敗,因為“創(chuàng)業(yè)生態(tài)鏈”上的追隨者找不到合適的位置,;而很多能力一般的創(chuàng)業(yè)者,,善于拉攏一幫人一起干活,反而能成功,。
9 z& g: O0 U' f5 n( K4 ?
總有人說,,善于用人是創(chuàng)業(yè)者最重要的品質(zhì),但問題是在創(chuàng)業(yè)早期,,你如何讓別人相信你呢,? 6 r8 i2 ?" s* K Y
創(chuàng)業(yè)者好像“生態(tài)鏈”中的一個旗手,要么讓別人看到自己身邊已經(jīng)有了一群厲害的人,,要么讓別人相信自己日后會找到更多厲害的人,。
1 S& N. D+ y6 u; h
劉備就是后者,而“仁義”就是這個金字招牌,。 7 E/ _/ T9 Y" y
不過,金字招牌只能吸引人才,,想要留得住人,,還要有人格魅力。 L( o/ q% B" `: e6 b
3/5 劉備的人格魅力 # }4 L8 r9 @8 m) v# b
, {- J5 K& U4 t除了這個“仁義”的名聲之外,,劉備還應該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最好的例子就是趙云的加盟。 ) P% k7 G* X/ i! i% t& A0 z2 M! H# J
趙云,,原本是公孫瓚的人,,后來劉備以缺少騎兵將領(lǐng)為由,向公孫瓚借用趙云。這一借,,就讓做趙云成了劉備的終身粉絲,。
9 H! @5 V5 ^: y* m/ A$ H3 ]% `+ b6 j8 {
趙云后來因為兄長去世而返鄉(xiāng),再次出山已是七年后,,正是劉備依附袁紹的最落泊的時候,,趙云仍然選擇了看上去最沒有希望的劉備。 / }* j. o, O, @1 [* ]% O
趙云后來的戰(zhàn)功遠超過張飛,,可無論是官位還是封爵,,始終被壓著一頭,但他基本上沒有任何怨言,,這不得不說是劉備的人格魅力所在,。 % t9 j9 r" F" N7 g
劉備的人格魅力,不光是對于將領(lǐng)而言,。他每次被人打敗,,都只剩下他一個光桿司令,連妻妾孩子都丟了,。但神奇的是,,只要他能夠安定下來,過了一陣子,,被打散的士兵又陸陸續(xù)續(xù)地回到他的身邊,。 " n" C+ P: f% v
這個特點對于劉備的東山再起,有很大的作用,。招募兵勇是一項很大的開支,,劉備又沒有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兵力能快速回血,,等于又續(xù)了一次命,。
6 {4 }7 A# I. V3 V8 k6 t. h
很明顯,劉備在當時的人看來,,就是這樣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 : N6 R J( f# P- a, {$ g
首先,,他的名氣不小,; ; f, t0 J, e: k! s' Y x* B7 k) O
其次,,他明顯是一條道走到黑,不會中途放棄,;
/ T G) F6 |, q: j, Z9 x. D
再次,,有牛人肯在他身上下注; 2 ]" J7 {6 ]7 y% N6 M0 ^4 Y
最后,,這個人對手下確實很夠意思,。
" h( A: j- h+ s
那么問題就來了,既然劉備將忠兵勇,又為什么老是打敗仗呢,?
# }2 ^0 |" E' H
4/5 佛系創(chuàng)業(yè)者 ; e+ ?% d, P3 F2 b' L
: i7 U& V. }+ w& q& C U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劉備手下,關(guān)張趙,,加麋竺,、孫乾、簡雍的組合,,從徐州開始成形,,一直到奪取荊州四郡,中途除了多了一個諸葛亮之外,,一直沒有什么變化,。 / n# E! m; K- N y% c) c! K, D
為什么這十幾年始終沒有新鮮血液加入呢? / i7 ^1 p) d% g2 g3 K
先總結(jié)三國時代軍閥的“發(fā)家軌跡”:先以武力控制一個地盤,,再在這個地盤里招募軍隊,,并以賦稅養(yǎng)兵,同時尋找謀士武將,。再通過戰(zhàn)爭搶占更大的地盤,,一方面可以征收更多的賦稅養(yǎng)更多的兵,另一方面也給手下的文臣將武以更大的晉升空間,,還有更多的資本廣納天下人才,。
& ?8 w; f/ [: Q1 J+ b3 u
勢力擴張中,“地,、兵,、將”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發(fā)展,少一個都不行,。
, G3 ]7 D* u8 I6 Q+ P7 T
而這三者中,,地盤又是一個先行條件。劉備的問題在于,,起兵之初,,三個人都缺乏軍事經(jīng)驗,沒有把“穩(wěn)定的根據(jù)地”看成頭等大事,,出兵太草率,,先丟平原、再丟徐州(同樣的問題后來又導致關(guān)羽失荊州),。
1 t L8 D* V* P7 _+ F
劉備的一次次失敗,表面上看是兵力不足,。其實不是沒有募兵的能力,,而是沒有養(yǎng)兵的地盤和賦稅來源。 & u9 D# H/ q; {5 |
而兵力不足又導致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人才的瓶頸,關(guān),、張,、趙都是鐵打的營盤,其他將領(lǐng)自然沒有出頭的機會,。 5 e4 F" h4 [* C* [: O( c7 ]8 U
這也是創(chuàng)業(yè)失敗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之后,,團隊的“老人”明顯無法滿足公司發(fā)展的需要,但苦于業(yè)務收入增長緩慢,,不足以支持新鮮血液的加入,,就很容易進入惡性循環(huán)。 * P# V, _% ?' O3 E
更重要的是,,劉備還不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好好的徐州,上萬人馬,,卻因為張飛的一個低級失誤,,丟了,從此沒了立足之地,。張飛犯了這么大的錯誤,,卻沒有任何責罰。
" M- X! d5 S. l* B! B/ b3 V
劉備“寬容大度”的性格讓他成為一個典型“佛系創(chuàng)業(yè)者”:打到哪兒算哪兒,,被誰打敗就投奔另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罩著”兄弟們,有酒有肉一起吃喝,,有苦有難一起頂著,。 1 S+ R; a8 }4 T) R, `5 h
直到那一天,劉備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是一個近五十歲的“中年肥肉男”了,。
* y' R% z4 A3 x& A7 ]0 i
5/5 為什么劉備是三國中最厲害的創(chuàng)業(yè)者? 9 f+ ?0 q- K3 ?% I7 t7 W
5 @, M a8 }' E) W8 y這一天,,劉備正在陪劉表和一幫閑人胡吹天下大勢,,劉備大概多灌了幾口黃湯,上廁所時發(fā)現(xiàn)大腿上長出了肥肉,,才意識到自己好幾年不騎馬打仗了,,而所謂的建功立業(yè)遙遙無期,不由悲從中來,,痛哭一場,。 # D0 m9 {) L$ d4 w6 Y7 b
再佛系的人,也有被驚醒的一天,。此時的劉備,,終于要直面自己最大的弱點——缺乏人才,,尤其是謀士。
3 u' B1 }& I A/ o
這才有了三顧茅廬請孔明出山,,才有了隆中對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
: L& _' M2 j ^: n
更重要的是,在依附劉表的七年里,,劉備跳出了“地,、兵、將”相互制約的惡性循環(huán),,在荊州埋下了無數(shù)暗線,,等到赤壁之戰(zhàn)曹操戰(zhàn)敗,劉備收獲的不僅僅是荊州四郡,,還有黃忠,、魏延、楊儀,,蔣琬,,費祎等“荊州系”的核心班底,和“元老派”一起,,成為日后奪取益州,、漢中的重要資本。 . O9 I# t/ p4 ^ w8 _
說到這,,就可以談一談一直留到現(xiàn)在再講的主題——為什么劉備是三國中最厲害的創(chuàng)業(yè)者,?
9 i" W( ]' E* K5 a
假想一下,如果你大學畢業(yè)開始創(chuàng)業(yè),,二十多年間,,每兩年經(jīng)歷一次財務危機,每五年次倒閉一家公司,,從京漂到深漂,,房子被抵押拍賣,車是朋友閑置的破車,,老婆沒享過你一天福,,你沒問過孩子一次功課,十幾年的兄弟拿著一大把正在變成廢紙的期權(quán)卻沒有一句怨言……,,雖然江湖人人敬重你一聲“劉總”,,但心知肚明,所謂的創(chuàng)業(yè)夢,,正一點點變得渺茫,。
' {7 U* C* N0 ^- B n7 D1 H, P
更可怕的是,你并非沒有退路,,憑你的資源和人脈,,放棄創(chuàng)業(yè),,到老對手那里領(lǐng)一份年薪幾十萬的顧問閑職,輕松實現(xiàn)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9 o( w# i6 P& ?9 P1 ^$ D
試問,,如果你是這個近50歲的胖子,你還會在堅持創(chuàng)業(yè),,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嗎?
0 K* S, t* e- K+ C1 D/ Z9 [1 ^作者|人神共奮 來源|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 P: v/ Z" s$ {6 g# v. }% Q,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