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U4 j3 ?8 P9 ?. b, k1 t; W
/ H% C) G" u5 V% V4 m什么是消滅問題
! a# X4 p! o/ |
" d, W' T1 {5 i+ O' Z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jié)婚,。1 b/ B2 C/ I' i* v
J3 K4 h N8 n4 J) R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他奄奄一息了,。
: N7 _ U0 y& z" N) W+ `# h: X, t2 d6 ]1 P7 j8 E; G9 j
這時,路過一游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他,。2 Q4 a; ^ g" y
- c8 ]' D4 j0 E& H, o僧人走到他床前,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6 Z. t# t( W0 ]9 W+ A5 j5 g, }4 R0 T, H2 H. K [3 S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的一人,,看了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尸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尸體掩埋了。6 O9 ^, r# c. t& \
, Q+ W: @7 b; ~7 J, r1 I' _$ q疑惑間,,畫面切換,,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8 U5 |" h# A V8 I' r7 Z6 x) w! l
: \, p# R* x1 ~1 e) D書生不明所以。
* |6 m! X; h3 j8 Y9 j
) [! N% w$ a. x. `; L! h僧人解釋道:看到海灘上那個女尸了嗎,?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2個路過的人,曾給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現(xiàn)在的丈夫,。
! e* L' r( B6 V' F& D
0 D+ S) y( c' j6 M書生大悟,刷的從床上坐起,,病愈,!
) j; ]& f% c: n, w \" @3 ]$ t3 E9 T* G% x9 R. ]
這個佛家段子里,游方僧人采取的就不是解決問題的做法(去為書生爭取回未婚妻),,而是消滅問題的做法(讓書生認(rèn)為未婚妻離開自己這件事不再是問題),。
5 R/ f8 A: E. D" l; @6 n1 T5 o$ g, D9 z; Q/ f* ]- m% ~
最直接的消滅問題的做法,就是像游方僧人這樣讓已產(chǎn)生的問題消失,,一般有兩種方式:- m( F0 v+ P/ S9 L2 ?9 A
. z$ x% e: s$ s" J' q/ Z% M4 A1,、消除導(dǎo)致問題的差距# Q( [/ s+ j+ Q q
9 N- a7 }6 a. |' u# c, L2、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d6 ?. i" X: a; m4 h! v, K2 j! O
7 }7 O3 e+ E6 O0 k: a/ g" B& A/ U除了讓已產(chǎn)生的問題消失,,還有一種消滅問題的方式是:4 X& C$ |" E8 P2 e) k9 _/ m: g$ T
$ t! X, T e% `/ ?4 n( l8 s
3,、壓根不讓問題產(chǎn)生
* |; @& u1 f6 q1 n" {
* m4 \( t2 X2 I0 I0 I* u1 F那何時該解決問題,何時該消滅問題,?" c, q( r& Q& K. u- t! J+ g
9 t% D% R8 J5 U+ S
消滅問題時,,應(yīng)該消除差距,還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抑或是不讓問題產(chǎn)生呢,? W o! E* J7 E
d3 Y6 h7 a2 r. w下面我們逐一來分析下這三種消滅問題的做法。! I, |$ Q4 b# u: E$ r3 m( ^
( p5 w8 S+ g' Z# k, s6 E: U: Q02
6 s7 ^5 e+ ~. ]% G3 [% x7 e! ~: i" J7 N4 h; b
消除導(dǎo)致問題的差距% G8 m3 g) t( a
! c! g1 i f' ~1 R
差距=目標(biāo)-現(xiàn)狀,。 g" s: H1 q+ j/ n& @) l; f
# Y2 f0 Y( `* r, V$ E因此消除差距只能從目標(biāo)和現(xiàn)狀入手,。
# D3 Q) D. B( w5 D$ H8 ^# I
* \* z; b) P2 y a) O9 t8 ~現(xiàn)狀是當(dāng)前的客觀事實,幾乎很難去改變,,只能改變對現(xiàn)狀的感知,,也就是扭曲事實。. P& I6 u6 X+ H! A. F( v( F
) z6 r* v0 l( M9 C* x% N& x& M Y
關(guān)于扭曲現(xiàn)實,,反烏托邦小說《1984》有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8 e7 w: Z; O" [% [( l) B9 ^
: ]/ m; h0 @( q* I. l& M
因為連年戰(zhàn)爭,大洋國給國民的配給連年下滑,,1984年的巧克力配給定量要從每周三十克降低到二十克,。 Z7 k: v: b, _
1 G) R2 ?# f3 e6 m3 c% R! ^為了避免民眾的不滿,,大洋國的做法是反復(fù)宣傳巧克力配給定量提高到了每周二十克,。* `4 c* f7 b: j- }# V1 x
7 Z5 x- a+ o) \3 Q在這種扭曲現(xiàn)狀感知的情況下,沒人記得之前的配給是每周三十克,,甚至有游行是為了感謝國家將巧克力定量提高到了每周二十克,。
0 v+ _. T4 j: q8 R3 {: }# k/ |. K" @4 p6 z; V' I) \/ J
▲謊話說了一千遍,,就變成了真理
0 c" t) ]8 e7 }, V* S) R/ C3 I9 b4 a$ r! _ ^% g
不過這種扭曲對現(xiàn)狀的感知以消滅問題的方法充滿著自我欺騙,不是咱們提倡的,,對我們來說,,更好的消除差距的做法是從目標(biāo)入手,。
/ I( Y& f3 s; K; K1 N$ s) t9 U, {
從目標(biāo)入手消滅問題主要有三種方法:% s0 W" I6 f3 w/ M+ ^- A$ [
# A4 r' o1 d* I, h! B. D8 ?▼1、降低目標(biāo)/ X6 G& N! w+ ^7 V& ?
* c. I! i$ I& q& b. e- D/ o這個就是降低欲望,、調(diào)低期望的做法,。; a$ S2 |$ {" e$ f a. ?% P
2 b9 N# r+ @" X7 O; o- ]8 S
很多問題其實都是因為我們設(shè)定的目標(biāo)過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問題。
6 D8 N( f; ?% ~4 V
% L9 S, J4 N+ v- d比如,,我月收入1萬,,但預(yù)期月支出要1.2萬,,2000元的收支差距就帶來錢不夠花的問題了,。
( ^, k3 D5 D ]% u+ z; F* N/ i) z" W$ B
但如果我目標(biāo)變了,不再要求一定要有車了,,車貸,、油費、停車費這些就都沒了,,每月支出只要8000元,,2000元的收支差距就消除了,錢不夠花的問題也就消失了,。
% n( Z2 ?& ^3 k% I+ d. [( A# L
Q. w, B# u! }% |) [. @▼2,、不在此時處理
5 o8 N6 ]* F, F$ v$ A
$ \4 k# T1 G" o( K* a有些目標(biāo)確實不能被降低,但卻不一定要現(xiàn)在就處理,。8 R3 M7 ]( @! n6 L6 _, }* T4 u4 W
- d& i# |& G6 t8 P7 _2 Y) j2 o
拿開公司來說,,如何給員工創(chuàng)造各種工資外的福利確實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但如果你在剛創(chuàng)業(yè)起步時就將精力放在這兒,,而不是專注于如何賺錢活下來,,那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就成了問題。
! _/ W" V# {6 d' L
1 m- d6 ]0 f% a% j0 y3 o6 I先不管這個福利的問題,,暫時放著才是更正確的做法,。這就是所謂的不在錯誤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5 b- ?( x5 J' v2 W; ~( `/ t% j; X& s6 x
▼3,、轉(zhuǎn)移目標(biāo)$ B: N9 R9 v: ]6 }
2 w9 k! T* [3 T! Z
還有一些目標(biāo)不能被降低,,也不能換個時間再解決,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能否轉(zhuǎn)移目標(biāo),,尋找替代解決方案了,。
+ {3 s L) E# \! X# {1 ~) f/ F9 r3 M
比如,某織布廠,,因為機(jī)器小故障,,導(dǎo)致整個車間當(dāng)天織出來的布,布上的絨毛都是單向傾斜的,,價值幾百萬的布完全賣不出去,,又不能返工再利用,,這個問題怎么辦呢?; D+ c6 A# p2 m y7 t
, ^' j: f, Z9 r; @) U/ v" l7 |這批布想賤賣也沒人要(無法降低目標(biāo)),,又不能放著不管(不能換個時間再解決),,如果這時放棄當(dāng)布賣的目標(biāo),改成做刷衣服上面絨毛的工具(或者洗碗布,、拖把等),,換個目標(biāo)問題就解決了。
1 x1 h3 A" ~3 ^- f/ M/ ]- h/ Q
$ q) ]& U7 s3 X8 K* M* l7 D以上三個方法就是調(diào)整目標(biāo)以消除差距的主要方法,,你可以通過下面的自檢清單將這三個方法融合在一起使用:
. A2 q6 c4 e" c# f4 B
' |8 T' L1 i" |1)這個問題是否真的“存在”,?
0 t6 |; y) w) e# R
2 N, J1 |- j8 U! Q- k2)這個問題是否現(xiàn)在必須解決?. B9 E/ h) A s0 \
, u0 l4 p' K% [3)這問題是否可以在簡單的改變某些“設(shè)計”或者“思路”之后,,不復(fù)存在,?8 p$ C1 f0 K0 n; e2 T. o6 I( g
8 C& s- U% r3 _ m
034 F4 d9 Q: F! ]5 Z' c+ W0 E
; a* S& X5 ^6 c4 b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S9 A% L5 S' e6 u6 V( L+ I1 t6 ]" y/ k
所有問題的感知主體都是人。
/ q) c8 {, x0 K3 ?- D) Z
( e# m) S4 k4 e因此,,消滅了對某個問題有感知的人,,這個問題也就隨之消失了。
7 |$ ~6 V+ K* r2 H
- [0 b/ B5 Y4 W; y2 }4 d比如,,你身高1米6,、體重130斤,身邊的朋友都說你太胖了,,要減肥,。
+ g4 T: M! ~2 i) `5 ^
' x1 V' N8 r" I6 k: R但你不想減肥。
/ w. X2 V& C* W2 ^5 g" j! l. n1 ]& K
于是,,有一晚你在睡夢中穿越到了唐朝,。
( h5 s9 z0 E' \3 N# O+ z5 |: Y# E6 `( d+ l, g/ b; o
到了唐朝,你有了新的朋友,,她們都說你一點都不胖,,還催著你再多吃點,因為跟楊貴妃比,,你還輕了5斤呢,!% \) ?5 F8 Z8 k3 k5 L
1 @7 t$ L# c2 n' ?8 T6 u
你看,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說你胖的朋友們),,問題也就隨之消失了(你再也不胖了,、完全不需要減肥了)。
) K' m8 g" S. R0 E& U+ A: n4 f
/ e4 k# @/ H+ ]& {這種通過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來消滅問題的方式,,相較解決問題,,在下面兩種情況下都更有必要:
" U3 x: l( L, z, M+ V; K4 f5 b6 {! v1 [4 q: m/ M/ R
▼1、提出的問題無法被解決* K- P; f! Z" t3 g- T
- J% X. A5 _( G7 d& @比如,某旅游公司因為疫情業(yè)績不佳,,老板給幾位產(chǎn)品運營人員提出了要求,,要每位運營積極去開拓更多線上渠道做引流。* P; K0 ~: m; a. y
: X" w* t# W& g9 |4 `" I/ z$ h
其他人都沒有意見,,但有一位運營的同學(xué)提出了疑問:
$ V, K2 I: u, o/ s3 b( M! L' U! X; \. i r
“老板,,針對近期業(yè)績不好的問題我也做了分析,我認(rèn)為問題不在我們運營這邊,,而是在產(chǎn)品開發(fā)上,。”
, L, S& B7 {3 K& i! v/ a2 E- j$ J! U7 N
“咱們的旅游產(chǎn)品未針對疫情做調(diào)整,,還是疫情前的那一套,,我們再怎么做線上引流也沒用哇,如果咱們能開發(fā)出不受疫情影響的產(chǎn)品,,那業(yè)績分分鐘就上去了,�,!�& p' x: M( Y8 k+ S; n7 G, g
( l0 Z2 r7 n% \" n* L如果你是老板,,這種情況下你是去解決這位同學(xué)提出的新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的問題,還是解決這位同學(xué)本人呢,?2 i6 m3 v1 R8 }5 N* k6 o4 l
k7 Z ?9 C- |3 p, {; J& L# B
更好的方法肯定是解決這位同學(xué),。
; @4 g# k2 F( t; ^( k/ y2 g8 Z% J2 i/ l f9 q x+ @6 K1 Y
如果能開發(fā)出不受疫情影響的旅游產(chǎn)品,我還要跟你們在這兒要求開拓更多的線上渠道做引流,?,!
8 f' d, f0 h6 ^, p* S$ h
1 {( _7 D3 V9 _, r/ d與其留你在這兒擾亂軍心,還不如請你走人,,讓其他人更專心地開拓新渠道,。
: E/ j: ]. @- G0 a, ~$ S: H! a1 K: w* A: `& O4 O" k
▼2、解決問題的成本高于解決人4 ]6 s9 S" O' k3 h9 Q
, m9 S& a8 {/ W% c, w比如,,你給五個人做飯吃,,其中四個人覺得咸淡合適沒有問題,但有一個人總認(rèn)為你做的菜咸了,。& R) l/ J& S$ W
8 @$ U5 j( V. m5 X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之一是:
H+ p! \; s/ _. K' X/ p; T- d; P
3 y. q/ d. |+ R0 m+ s- A基于這個人的需求,將所有的菜都少放鹽甚至不放鹽,,再給每個人都額外配一個小鹽瓶,,嫌淡的話就自己再加一點鹽。
# v8 p2 t# [" Y8 P
5 m6 ?! O/ ~) [ m# a1 X4 I" Q方法之二是:
# ?- Z+ O4 e. Q& t. H& ?
& w" D. U a1 y# @9 H& n1 F4 [你所有的菜都做兩份,,一份少放鹽專門給說咸的這個人吃,,另一份保持不變給其他四個人吃。
( H8 }* p1 Y* Z$ w& ^. k! N
3 \, ]# G: z: Z2 h0 f無論是上面兩個方法的哪一種,,都額外增加了不少的麻煩和成本,。) g2 S, [( P9 b9 S5 M. c& |6 I- i
; @' H! V9 C3 R" C
但如果直接解決說咸的這個人,,不再給他做飯了,讓他自己去其它地方吃飯,,這樣做飯咸的問題就沒了,,什么都不用改,你還可以省點力氣少做一份,。& R9 U1 h* o9 a* v2 ]
( q3 G! V/ V1 Y- P, Z
04
g4 P( \( f T8 E
4 ]6 Q5 z0 V( M% ~不讓問題產(chǎn)生3 X2 t# H& s6 \+ U8 F) D) d1 R0 F
4 m6 W8 Q3 l' @9 t/ p7 g2 I, J0 y: a消滅問題除了讓已產(chǎn)生的問題消失,,還有一種更高的境界是不讓問題產(chǎn)生。: G0 L2 z" f- M( _
2 Q$ f( S3 x" r$ g5 T$ m
根據(jù)典記,,魏文王曾求教于名醫(y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yī)術(shù),誰是醫(yī)術(shù)最好的呢,?”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w3 `0 m& \. s& M. Q1 k. R
' O2 x1 h5 ?9 K- X
魏王不解。; s$ ~/ F8 m) t4 B0 z
' m1 x9 X5 F# q7 t' U( w% B扁鵲解釋說:”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yán)重之時,。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jīng)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shù)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治愈,,所以我名聞天下�,!�" W- a" ^; Q" a
# ?4 l: E9 |# i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癥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xiāng)里人都認(rèn)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
0 n, \3 E- L$ M5 C2 N! z! G
4 q7 R3 V' O5 Z“大哥治病,則是在病情發(fā)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鏟除了病根,使他的醫(yī)術(shù)難以被人認(rèn)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3 k4 ^# O8 H4 |) n+ m+ M: C" b
0 x" A8 z% F; ^$ d( f' s
扁鵲大哥消滅問題的做法就是不讓問題產(chǎn)生,。
& O1 q1 T7 G( B
3 Z# u$ r9 W! p y要做到不讓問題產(chǎn)生,,就需要能夠預(yù)知風(fēng)險、提前做好規(guī)避,。
% Q, p' W6 }4 o( \* R; o. U
' q: f& ]) M2 c% {首先要有風(fēng)險意識,,不要對所有的事都是樂觀估計,而是要能對關(guān)鍵風(fēng)險提前做出評估,。- e0 S8 q! ?. o. y9 n; u7 S2 p. o) O9 t
8 O5 k2 `( c1 O/ Q2 k) _項目管理中,,優(yōu)秀的項目經(jīng)理管項目主要就是管風(fēng)險:; M, k: q2 ^, U, h. J
" c! i) S+ ~2 G( D( W4 g/ k管有沒有進(jìn)度延遲的風(fēng)險?' ]: I! b" y% v. Q9 k) O8 X, x% ^
" m* t5 ?) Q0 i5 j) Y* p/ V管有沒有成本超支的風(fēng)險,?
9 e& ]! t: c# S/ W4 i$ @/ ] y
0 q9 P/ Z$ J {$ u! R5 b- J管有沒有質(zhì)量不達(dá)標(biāo)的風(fēng)險,?2 |7 } B, r4 o: N, t" K
* p. m% x. c, _6 \, K, V
管相關(guān)人利益是否未滿足的風(fēng)險?! K; z3 U3 W; R0 `) l
* R H* A; J2 J- c0 g, R5 p- V+ k
管團(tuán)隊工作是否高效的風(fēng)險,?% o3 A" G: u1 h0 l3 E. d1 e
# k8 d* E' U4 } H( x6 G% g0 c+ N……
& D5 E! E4 K. T3 M5 K3 F" E5 M
- D/ I6 C- L) t/ P- j9 _" L為了能更好地用好風(fēng)險管理,,你可以構(gòu)建出一個常見風(fēng)險的框架,必要的時候?qū)@些風(fēng)險提前評估發(fā)生的概率及可能的影響,,從而提前給出風(fēng)險應(yīng)對措施,。
" q' a) Q1 {1 K0 G- e& f" w5 `, ?& H ~6 j
05, C: \% K: v4 x4 X" S! }' z
: Q ]0 G5 h3 Z! t# } L/ c+ J' T
小結(jié)5 f/ l( `2 W6 M, o) K
% X2 T U" x# B; x5 Z' Y0 H' S
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重要,這是一個人在職場立足和快速晉升的關(guān)鍵,。
) ^7 V2 \. Y( ]+ o# P3 i& V$ w) @- _) H( | `
但到了更高職位后,消滅問題能力的重要性就逐漸高于解決問題了,。
" I, G9 L0 q+ U
& C# i) _: e7 c0 m2 L1 ~0 y因為對高層領(lǐng)導(dǎo)而言,,面對的更多是“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問題,而不是“怎么做”的問題,。2 K4 l6 Q( R; m8 m* s" O9 Y
2 U8 m: Y8 p9 g比如,,將公司的戰(zhàn)略資源耗費在非戰(zhàn)略機(jī)會點上,在錯誤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這些錯誤都會極大地影響一個組織的發(fā)展,,甚至?xí)绊懸粋組織的生死。
) v1 m* s) B" M
6 P! h) r0 ]" S* b如何消滅問題呢,?
! B3 O# s9 F& N
s2 f) L" e, ]介紹了三種方法:: l! f( Q" E/ Y ^! S
: V) k5 y! m$ i M6 S3 R1,、消除導(dǎo)致問題的差距
" | y. \9 h; z
3 @* P+ {# A. c2、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H: M/ \: p+ R& c0 U( A; i0 M/ F! h/ R- k/ D8 A6 u/ y
3,、不讓問題發(fā)生
. }3 y J1 d) M& ]7 ?# ~% q
& ?. T& u; J6 j& v每一種消滅問題的方法都有其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希望你能早日用上。% N( L, b$ z8 C( t$ b: P7 j( J
/ E- i+ x/ a9 V& F9 U8 D
YouCore 王世民 L0 O' o' E$ D9 f;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