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不要亂改標題
/ {, f* x" e. E) z; o" v有同步帶 也有平帶,,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這種輸送的工件線速度是節(jié)圓的速度還是皮帶外側的速度,?7 C1 m5 v! U+ a* |* m2 t" f2 U
問了幾個老師傅,, 說是皮帶外側的線速度,,那么怎么算外側的線速度呢,?角速度乘以半徑嗎,?# _. S) R% s4 m! O
按這個思路
, F" G3 Z) O6 v1 v. S: E. N6 }3 z1.什么是節(jié)圓,?1 \ w! o1 o2 ^9 R8 `
2.皮帶同步帶越厚線速度越快?
& u3 ^) Y; k1 b% i A0 {# Z- J& O 一個很基本的問題 為什么這么多老師傅都能搞錯,,讓我很震驚
1 x+ n! I" O; F, o& s1 z其實想想,,我們大部分機械工程師都是畫圖,精力可能耗在了一些常規(guī)重復簡單的工作里面,以至于忽略了理論基礎,,基礎知識: b* r2 p& {* R8 w, d c* n4 K7 j, A
要是再說一些機構設計,,大部分我接觸過的老工程師也是抓瞎,不說5連桿6連桿,,就是4連桿加點凸輪,,齒輪,氣缸組合設計,,50多歲的老設計師傅基本都是不會,。。,。,。 I* ~' ?, k; |/ I7 U4 T# J+ Q
發(fā)帖的意思不是貶低老師傅,以后我們都會成為老師傅,,只是這幾年通過跟老設計師傅們溝通下來,,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好多時候那些工作了幾十年的人還在做著基礎的設計工作,,比如一般的建模,,出工程圖,天天想著孔打在哪里更合適,,設計個調整機構方便操作,,加工工藝方便,圖怎么畫的規(guī)范漂亮,,這些工作畢業(yè)5年內著重研究可以,,但你要是工作10年 20年每天還是把精力耗費在這些上面,那真的是浪費時間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
9 d8 L- O. H" F7 b 可能論壇里有40多歲50多歲的高手,,我說的或許有些冒犯,但平心而論,,40多50多歲的機械工程師我接觸過幾個,感覺一般的常識性知識沒啥問題,,結構設計都很熟練,,但感覺比一般30多歲的工程師強不了多少,當然跟20多歲剛畢業(yè)的不好比,。,。。,。 我觀察下來發(fā)現(xiàn)這些大齡的工程師每天做了太多瑣碎基礎重復性的工作,,這些工作可能年輕工程師就能勝任了,這些可能是制約他們設計能力提升的最致命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