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3-6-30 15:06 編輯
1.視圖選擇的必要性
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零件圖的一組視圖應根據零件的功能及結構形狀特征,采用合適的視圖及表達方法。
科學合理地選擇視圖可以簡化零件的表達方式,讓零件圖面更清晰簡潔,更利于工人讀圖和加工,。
對于完全對稱的回轉體零件,可以1至2個視圖,,就可以完全將零件的結構特征表達清楚,。
圖 1-1 軸承座
2.視圖選擇的要求
1)完全:零件各部分的結構、形狀及其相對位置表達完全且唯一確定,;
2)正確: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及表達方法要正確,;
3)清晰:所畫圖形要清晰易懂。
3.視圖選擇的方法及步驟
3.1 分析零件
1)分析零件的幾何形狀,、結構,要分清主要和次要特征,;
2)分析零件的功能:零件的幾何形狀與其功能有密切關系,,通過對零件的功能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表達方法,;
3)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法:零件的形狀特征,,直接決定了零件的加工方法。
3.2 選擇主視圖
主視圖的選擇一般根據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裝夾狀態(tài)或者裝配后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選擇,。
軸,、盤類零件主視圖一般根據其加工過程中的裝夾狀態(tài)進行選擇,支架,、殼體類零件主視圖一般根據工作狀態(tài)進行確定,,主視圖的投射方向要能夠清晰地表達主要形體的形狀特征。
3.3 選擇其他視圖
首先考慮表達主要形體的其他視圖,,再補全次要形體的視圖,。
在視圖選擇時應注意:
1)優(yōu)先選用基本視圖;
2)內外形的表達,,內形復雜的可取全剖,;內外形需兼顧,且不影響清楚表達時可采用局部剖切,。
3)盡量不用虛線表達零件的輪廓線,,但用少量虛線可節(jié)省視圖數量而又不在虛線上標注尺寸時,,可適當采用虛線;
4.方案比較
在多種視圖方案中選擇最優(yōu)方案,,選擇原則為:
1)在將零件的結構特征表達清楚的基礎上,,視圖數量越少越好;
2)避免不必要的細節(jié)重復,;
軸類零件的視圖選擇
1)分析零件的結構特征
2)選擇主視圖
主視圖的投射方向一般原則為,,盡可能多的表達零件的內外形特征。
3)補充其它視圖
可用局部放大圖表示軸上局部的小特征,。
可用移出斷面圖或剖視圖表達軸上的鍵槽結構,。
5.補充說明
1)斷面圖是用假想的剖切平面將物體從某處切斷,只畫出該剖切面與物體接觸部分(剖面區(qū)域)的圖形,。
2)我們在繪制軸類零件圖時,,實心軸類零件一般不能采用全剖方式表達,如確實有必要展示軸內部局部某些細節(jié)特征時,,可采用局部剖切的方法表達,。
6.軸類零件繪制實例
如圖6-1所示為長軸類零件,對該軸的幾何特征進行分析,,可看出,,其形狀為階梯形回轉體,并帶有鍵槽,。
圖 6-1 軸類零件
軸類零件主視圖一般按軸在加工過程中的裝夾狀態(tài)放置,,即軸線水平放置。
軸上有鍵槽,,主視圖選擇正對鍵槽的方向投射,,這樣軸上的主要結構特征在主視圖中皆有所體現,該軸為焊接結構,,為了表達軸內形特征,,主視圖采用半剖的表達方式,如圖6-2所示,。
圖 6-2
采用局部放大圖表示軸上筒體與軸頭的焊縫,,如圖6-2所示。
采用移出斷面圖或剖視圖表達軸上的鍵槽結構,。
此外,,軸端中心孔按國標規(guī)定,可用簡化表示方法,,不用畫出具體細節(jié),,這樣大大簡化了該圖的表達內容,圖面清晰,,便于讀圖
7.盤類零件繪制實例
盤類零件的繪制原則與軸類零件類似,,大多也是根據零件加工過程中的裝夾狀態(tài)選擇視圖方向,。
圖7-1為一筒形齒輪結構,對該齒輪的幾何特征進行分析,,可看出,,其形狀為階梯形回轉體,內孔帶有鍵槽,。
圖 7-1
盤類零件主視圖一般按其在加工過程中的裝夾狀態(tài)放置,,即軸線水平放置,由于盤類零件的內形特征一般比較多,,因此多采用沿中心線的剖視圖進行表達,,如圖7-2所示。
圖 7-2
另外補充一個視圖對鍵槽的尺寸進行表達即可,。
其它類似零件可按照以上原則選擇視圖方案進行表達,,這里不再贅述,僅分享一些典型零件的設計圖樣,,僅供參考,。
附錄 1-2 軸承隔套
圖 2-1 齒圈
附錄 3-1 軸承透蓋
附錄 4-1 支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