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雙刀架車床加工同一種工件,,如果使用不同的工藝,效率就會相差很多,。這里的核心是循環(huán)時間即加工時間的平衡問題,。這當中,一是前,、后兩道工序間加工時間平衡,,二是每道工序上、下刀架間加工時間平衡,。如果措施合理,,工效可提高許多。 如圖1和圖2所示是一種軸承內(nèi)環(huán)車削時前,、后兩工序,。前工序中,T1,、T2刀裝在上刀架,,T3,、T4裝在下刀架上;后工序,,T1,、T2、T3刀裝在上刀架上,,T4,、T5、T6刀裝在下刀架上,。 ' y8 G- K0 a' s, ]& }6 b
圖1 軸承內(nèi)環(huán)前工序 | - j L2 U* @6 ^! G' }' \
1.小油溝切削部和小外徑精切部 2.滾道精切部. @: \6 S! m3 B) r# y- N) b& B
3.小端面粗切部 4.小外徑和滾道粗切部
6 y; f/ L1 z/ ~, _: N5 A5.大油溝切削部 6.大擋邊切削部和端面精切部
6 y' K% r- r6 T- _4 r# v9 l9 ?2 ^4 b4 W' S圖2 軸承內(nèi)環(huán)后工序 | 原來按常規(guī)方法排工藝,,前工序沒有圖中的T3刀,而后工序圖中多了一把T7刀(實際是前工序T3刀移過來的),,即大擋邊③粗車部分放在后工序車削,。那時前工序的循環(huán)時間是61s,后工序的循環(huán)時間是89s,。此工件是大批量加工,,前工序時間很松,后工序時間很緊,,影響加工效率,。第一個措施是后工序移一把刀到前工序,如圖所示,。原來前工序用3把刀,,即是一個刀臺裝兩把刀,另一個刀臺上裝一把刀,,無論怎樣安排,,上、下刀架的加工時間都無法平衡�,,F(xiàn)在上,、下刀架各安裝兩把刀后,再合理安排切削路線,,使上,、下刀架差不多都同時結(jié)束切削,同時退刀,。這樣使前工序的循環(huán)時間降至72s,,這時后工序的循環(huán)時間是78s。 至此,,上工序的上,、下刀架切工時間是平衡了,而前,、后工序的加工時間仍不平衡,。觀察得知,,后工序的上、下刀架加工的時間,,一個結(jié)束早,,一個結(jié)束晚相差很大。于是,,在后工序6把刀中,,3把裝在上刀架,3把裝在下刀架的前提下,,做了四種切削方案,,經(jīng)計算和實際切削,選擇了現(xiàn)在這個方案:使上,、下刀架基本同時結(jié)束切削與退刀,,循環(huán)時間也是72s。至此,,不但前,、后工序各自的上、下刀架加工時間達到平衡,,而且前,、后工序的循環(huán)時間也達到了平衡,。也可以說,,這就是最佳方案。 如果把前,、后工序組成一條生產(chǎn)線,,那末這一線的循環(huán)時間由原來的89s,降為現(xiàn)在的72s,,縮短了19%的加工時間,,使工效明顯提高# j( x+ M& n" l! B t( e7 G$ Q6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