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鍛冷擠是指坯料在室溫條件下進行的鍛造擠壓。其優(yōu)點是制品表面粗糙度低,,且因其變形的強化作用,,也提高了制品的強度。其缺點是因為變形抗力大,,造成設(shè)備所消耗的能量大,,對設(shè)備的負荷容量要求高,加上模具和坯料之間的壓力高,、摩擦力大,、模具磨損嚴重。在一定條件下,,改善潤滑條件是一種經(jīng)濟且見效快的手段,。潤滑劑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1.降低坯料與模具之間的摩擦力;2.減少模具的磨損,,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3.改善制品質(zhì)量。 (1)冷鍛壓的潤滑劑:對于冷鍛,,目前較成功的潤滑方法是對坯料表面進行磷化皂處理,。所謂“磷化”就是用化學方法在金屬材料表面生成磷酸鋅及磷酸鐵多孔狀的薄膜。膜的厚度一般在10-25μm,,其摩擦系數(shù)也很低,。磷化膜與鋼表面結(jié)合很牢固,具有一定塑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與金屬一起變形,,這層多孔狀薄膜能貯存潤滑劑,在鍛壓時,,可起到將毛坯與模具相隔離的作用,,并降低變形金屬與模具間的摩擦力。所謂“皂化”就是用脂肪酸皂類作為潤滑劑,,使之與磷化層中的磷酸鋅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生成硬脂酸鋅的潤滑處理方法,。鍛壓加工時,,在處理后的坯料表面涂上潤滑劑,例如:碳鋼冷鍛件表面磷化處理后用皂化液作潤滑劑,;不銹鋼冷鍛件作草酸鹽處理后,,使用85%的氯化石蠟和15%的二硫化鉬組成的潤滑劑;黃銅(H62,、H68)件作鈍化處理后,,冷鍛加工時用豆油或菜籽油作潤滑劑;純鋁冷鍛一般用硬脂酸鋅潤滑,;硬(LY11,、LY12)進行氧化處理后,冷鍛加工時用豆油,、菜籽油或蓖麻油作潤滑劑,。 (2)冷擠壓的潤滑劑:冷擠壓的金屬變形要比冷鍛大得多,冷擠壓時變形抗力的大小主要受模具強度的約束�,,F(xiàn)在所用的冷擠壓模具材料強度最高者達250-300MPa,如超過此值,,模具將很快損壞,。所以,當計算的單位擠壓力超過模具材料的許可值時,,就要增加變形次數(shù),,減少每次的變形程度,從而降低單位擠壓力,。在成型過程中,,連續(xù)的擠壓使金屬與模具劇烈摩擦,瞬時溫度可達200-300℃,,甚至高達500℃,。可見冷擠壓時模具的工作條件嚴酷,。所以,,除了提高模具的質(zhì)量外,還必須采取有效的潤滑措施,。從塑性加工的特征來看,,冷擠壓潤滑劑應(yīng)滿足下列條件:1.耐壓能力要達到200MPa以上。2.潤滑劑要充分覆蓋于擠壓新生面上,。3.保持低的摩擦系數(shù).目前一般碳鋼冷擠壓多數(shù)也是采用磷化皂化的潤滑方法(與冷鍛相類似),。盡管磷化-皂化的預處理工序能保證冷擠壓工藝的順利進行,但是,,由于磷化-皂化處理工序繁多,,處理時間長,,磷化質(zhì)量要求嚴格,同時,,磷化廢液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因而世界各國都在尋求新的潤滑方式以取代磷化-皂化工藝。我國MJ-884冷成形新型潤滑劑,,成功地取代磷化-皂化處理工藝,,可滿足黑色金屬冷成形對潤滑的苛刻要求。 (3)多工位冷擠壓潤滑劑:隨著生產(chǎn)率的提高,,冷擠壓加工的速度加快了,,出現(xiàn)了多工位冷擠壓加工方式,原材料為長棒料或盤料,,可連續(xù)自動加工,,長棒料或盤料的表面雖然預先已作磷化、皂化處理,,但切料后每個坯料的兩端都會成為裸露的金屬面,,而沖頭則正是在這兩端面上進行加工。顯然,,為了使多工位機床能穩(wěn)定地連續(xù)生產(chǎn),,需要準確地送料,每工步精確到位,,以保護模具,,提高使用壽命;同時,,必須解決裸露端面的補充潤滑問題,。鑒于多工位自動加工速度快,一般每分鐘加工60-90個坯件,。而磷化,、皂化的潤滑方法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成膜,在多工位擠壓加工過程中,,無法形成有效的磷化,、皂化潤滑膜,多工位冷擠壓潤滑劑就是要適應(yīng)這種工況,,能瞬時產(chǎn)生極壓潤滑膜,,以有效地覆蓋裸露的新生面,保證多工位冷擠壓的良好潤滑狀態(tài),。 目前,,在用多工位自動機床進行冷擠壓和冷鐓加工方面,技術(shù)上較為先進的國家有美國、德國和日本等,。 國內(nèi)的多工位冷擠(冷鐓)模具潤滑劑有DJ系列多工位冷擠壓潤滑油,、DD系列為多工位冷鐓潤滑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