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鵬.G 發(fā)表于 2012-11-26 21:57 & u. u: _' [- O/ ?; {& E, S. B, r# `8 Z
本來懶得回,看兩貼子回帖還有人視廢鐵為寶刀的,。
; I" w/ [, y( _' @微積分泰勒展開,,學(xué)過同濟那本教科書的都應(yīng)該有印象的。 ... / G* o# @$ d( _+ T8 T7 h
難怪你會反感“之乎者也”,,懂維特根斯坦語言分析的我,,告訴你原因如下:* F& f1 s5 X) ^& ^7 e/ c+ e
* n, W9 I- m! q2 N4 z7 B, w: M: i9 @1 S
經(jīng)文是短小的箴言、格言,。過去之所以使用經(jīng)文的原因就是在寫作出現(xiàn)以前,,一切都必須要被記住。你無法記住一本大書,,不過你可以記住像種子一樣短小的經(jīng)文于是所有古老的覺醒者都用經(jīng)文講話,,這樣這些經(jīng)文就可以通過記憶傳到許多世紀(jì)以后,。沒有別的方式把它傳遞給未來的時代。所以所有古老的語言都是富有詩意的,,簡單的原因就是詩歌比散文更加容易記憶,。你可以吟唱它…… k& n7 @; V; {/ H
當(dāng)沒有寫作方式的時候,經(jīng)文就出現(xiàn)了,。它非常簡短,,精煉,,最多有兩行——而那也是以一種詩的形式寫成的,,這樣你就可以哼唱,背誦,,吟頌并且記住它們,。
' _* U& i) A4 H% K- V/ b2 W所以當(dāng)有了寫作,經(jīng)典就被寫下來,,即使有了竹簡,,也會用文言文的方式記錄,如果不那樣,,記錄會很費勁,,而且也不易傳遞。
# R5 F; |+ ?2 I' |但現(xiàn)在就不需要用格言的方式寫了,,因為用格言的方式濃縮的太厲害,,極有可能被誤解…… . T1 v5 P" W3 N: g) |7 J7 z. w
從邏輯學(xué)之父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開始,語言表達意思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所有漢字也隨時間的變化,,逐漸向白話文演化,也是向精確傳遞信息進化,,
" i6 y7 [9 L; P# t- x“之乎者也”成了老古董,,已經(jīng)完成在歷史使命,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好好的呆在博物館里的' @8 Q$ l' q5 F' G. S, N'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