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學機械設計的畢業(yè)生,,畢業(yè)以后一般就直接進入技術或者設計部門學習設計,,從我個人的經驗和了解,我覺得這樣視乎存在一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脫節(jié),,我倒不是說剛畢業(yè)就做設計有什么不對,,至少需要剛畢業(yè)的學生們在機加工廠實習一下,而不是學校的那種走馬觀花式的見習,,所謂見習,,看看就行,而實習是要親身去體驗,,才能學習。 我們剛畢業(yè)那會,,7月份畢業(yè)直接就去上班,,企業(yè)是個國企,在西北邊陲新疆克拉瑪依,,記得那一天上午我們頂著從未感受過的新疆酷暑去人事部門報到,,隨后進行了一些安全教育,,下午就被焊接車間的車間主任帶到現(xiàn)場,分了一下班組,,我被分到了鉚焊一組,,馬上就開始焊接車間的實習生活,先跟師傅學習基本的焊接手法,,剪板機和折彎機的基本操作,,然后就開始跟工人一樣,抬鋼板,,掄大錘,,握焊把,高難度的要求高的焊縫和需要探傷檢測的焊縫用不著你焊,,那些簡單的支架,、要求不高的法蘭、管路對接等等不重要的焊接,,都是要我們親自去體驗,,去操作的,比如看圖紙計算下料尺寸,,上剪板機下料,,上折彎機折彎,別人有時協(xié)助你一下,,其余的要自己焊接的,,這些是不會有人替你干的,最難受的是去煉油廠檢修和維修,,鉆坑道,,鉆油管,油污什么的都不算什么,,主要是空氣流通比較差,,在油罐里待一段時間就得出去透透氣了,清理煉油塔,,有的時候工期比較緊,,2天2夜的連軸轉,最后的檢驗標準是,,檢驗員帶一個白手套摸一圈,,白手套不能臟,標準之高已經達到“無可附加”的地步,。在車間里車間主任還經常刺激我們,,他曾經說過這個車間里沒有大學生,只有工人。就這樣我們懵懵懂懂的,、跌跌撞撞的完成了第一年的焊工鉚工實習工作,,而這一年我們一同來的同學已經有9個人陸陸續(xù)續(xù)的離開了,看著離去的同學,,自己動搖過,,但是總是覺得家里都是普通人,沒人能夠幫你找一個更好的更輕松的工作,,而且自己找個工作也不容易,,再挺挺吧!就這樣挺過了第一年,,年末總結,,感覺到自己還是有很多收獲,而且在年末的公司鉚工技術大比武中,,自己獲得了第三名的成績,,雖然實際操作分數(shù)相對其他工人師傅比較低一點,理論成績比較高,,但是畢竟證明了自己這一年的辛苦和學習是成效的,; 第二年我們進入機加車間,開始學習車床的操作,,先給師傅擦床子,,打下手,有的時候去幫助劃線師傅打打樣沖眼,,一段時間后車工師傅開始教我們一些車床的基本操作,,如何裝卡、如何找正,、如何扒外圓,、如何控制進給量、如何車螺紋,,給磨床留多少余量等等吧,,一點一點的學,一次一次的練,,后來熟練了,,就跟工人一樣掙工時,完不成的工作,,要加班加點的干,,這是沒人幫你的,即使是你自己的師傅也不能幫你干活,,只能告訴你怎么干,,然后你親自去干,機加車間最難受的是中午和下午下班洗手,手上的油污一般的洗衣粉和肥皂是洗不干凈的,,要用一種細沙子和洗衣粉混在一起洗手才能洗干凈,那種沙子有一點“剌(la)手”,,得習慣一段時間,。就這樣我們在疲憊中完成了機加車間的實習工作,這期間我們又有5個人離開了,,我已經稍微適應了這種生活,,也不覺得特別的累,而且跟工人師傅們在一起很開心,,他們都很樂觀,,干一天活掙一天錢,因為是國企,,也沒有什么壓力,,不像我們這些人總是患得患失的,誠惶誠恐的活著,; 第三年我們進入鉗工車間,,鉗工車間主要是維護和維修廠子內部的設備和機器,對一些設備進行小的改良和改進,,我們開始跟鉗工師傅一起修車床,、修銑床、修吊車,、修卷板機,、修剪板機和折彎機等等吧!鉗工的工作也不是很累了,,閑的時候其他師傅們就開始打牌,,我們實習生就由師傅出了題目,銼個活什么的練習練習,,我的師傅指著打牌的師傅們告訴我們,,不能跟他們學,你們跟他們不一樣,,你們將來是要搞設計的,,那是“大事”,因為在他們心里都很佩服那些能夠設計出不讓干活師傅罵娘的圖紙的工程師,,就這樣我們完成了第三年的實習工作,,這期間又有3個人離開了我們,他們都覺得這樣干下去,,一直當工人能有什么出息,,他們失望了,也絕望了,就離開了(因為人事部門一直也沒告訴我們,,實習到什么時候才算結束,,這也是他們失望的主要原因)! 第四年我們才進入技術部門,,做設計工作,,這個工作我們雖然不累了,不用干體力活了,,但是我們卻沒有當工人時候的那份快樂,,工人師傅跟我們沒有競爭,即使教會你干活,,你將來也不是干這個活的,,而老工程師們怕你搶了他們的飯碗,做什么事情都藏著掖著的,,什么事請都得防著你,,很多東西都不愿意教給你,于是我們自己學會了,,也習慣于翻手冊,,于是機械設計手冊成為了我們的“老師”,3年的實習讓我們設計起來得心應手,,設計完的圖紙拿去車間跟以前的師傅們請教一下,,哪里不好加工修改修改,哪應該控制一下尺寸公差,,他們非常愿意幫我們,,這樣我們成長的也很快!工人師傅們也經�,?湮覀冞@幾個孩子好,,沒有那些老工程師們一進車間總是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子,也告訴我們不要養(yǎng)成他們那種臭毛病,。 雖然我后來離開了那里,,來北京混了,但是我很懷念那一段當工人的日子,。 這就是我經歷的老國有企業(yè)培養(yǎng)工程師的方式,,先會干活,先知道這活是怎么干出來的,,然后再進行設計,,現(xiàn)在在工作中,有的時候領導對我的圖紙?zhí)岢鲑|疑的時候,,我基本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他們的質疑就只能是質疑而已,,不是因為我的水平高(實際上本人水平并不高,只是一般工程師而已),,而僅僅是因為我親手加工過這個零件,。 現(xiàn)在的做設計的畢業(yè)生們,要想以后從事這個工作,,而且想能夠設計出不讓工人師傅罵娘和為難的圖紙和零件,,就得經常跑跑加工廠,看看人家是怎么干活的,,有機會的話親自干一干,你絕對受益匪淺,! ( ]6 }6 [# T7 ]2 {1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