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4-10-2 19:56:57
|
只看該作者
tyce0522 發(fā)表于 2014-10-2 16:25
抽空畫了一下圖,感覺上下輥中心矩偏小,,整個結(jié)構(gòu)太緊湊,,所以溫故知新重新翻看一下帖子和手冊。個人認(rèn)為輥 ...
1,、要滿足 1#的參數(shù) ,,一、板厚:0.05~0.3 (mm),; 板厚0.05mm的曲率不會很大,,因此工作輥徑就不能大,可以參閱崔甫那本書,。當(dāng)你輥徑為18mm以上時能不能滿足,?這是你要考慮的問題。
1.1,、上下機(jī)架定位面近乎貼死,,這是你機(jī)架排配的情況,可以有方法變通的,,譬如李大蝦在64#提的 “我設(shè)計的10x200mm的輥軸承位是4x10mm,,壓下深完全可以達(dá)到2mm�,!保蚴� 淬火之鐵俠在70#的機(jī)架排配,,這都可以改善貼死的情況,。
1.2,、計算得到的擾度值超出安裝的軸的許用擾度值[y]=(0.01~0.03)mm,這時要有方案來減小撓度,,例如加背輥就是一種方法,,在13# SMS矯直機(jī)資料[1].pdf 里有這些個圖例都是可以參考的。
RL-1.jpg (39.72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2014-10-2 19:23 上傳
RL-2.jpg (53.12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2014-10-2 19:23 上傳
RL-3.jpg (46.06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14-10-2 19:23 上傳
RL-4.jpg (123.25 KB, 下載次數(shù): 83)
下載附件
2014-10-2 19:23 上傳
1.3,、齒輪模數(shù)還可依據(jù) GB/T 1357 第一系列 選小模數(shù),,例如 0.8、0.6,、0.5,。當(dāng)選定模數(shù)后就得對齒輪強(qiáng)度做校核,以確保齒輪能滿足工況需求,。
2,、卷制軸套那幾個絲的聚四氟乙烯耐磨層有點(diǎn)不頂用, 這就需要事先校核P值和PV值,,注意PV值在油潤滑與干摩檫是數(shù)值差異是很大的,,且摩檫系數(shù)也都不同。加長軸套長度或當(dāng)校核后的確是不能滿足工況后,,就要另選軸承或軸套的材料或型式,。
附上廠商樣本的數(shù)據(jù),幾種不同的軸套
SF-1S.jpg (147.04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2014-10-2 19:33 上傳
SF-92S.jpg (115.85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2014-10-2 19:42 上傳
當(dāng)俺們將相關(guān)的計算做過并確定后,,同樣可以參考13# SMS矯直機(jī)資料 里的圖(如下),,繪制出自己這部機(jī)器的矯平能力曲線圖
RL-5.jpg (95.5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2014-10-2 19:23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