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泊齋王 于 2016-1-27 17:28 編輯 0 f7 B7 @1 G6 K6 r
% W z5 _* F6 H% u* ?* f* |' Z作為學校組織的生產實訓,這一次我們去的是某國營大型汽車廠(為了不必要的麻煩,暫時不會透露名字,,但是相信萬能的社友們看完后都會猜出來),,主要是參觀汽車發(fā)動機,,變速箱,,各種零部件生產以及整車裝配,。在數(shù)十天的實習中,,我們親身接觸一線生產,了解各種零件制造工藝,,設備,。由于保密協(xié)議,我們不允許在廠區(qū)任何地方拍照,,涉及零件的工藝我也不能寫出來,,只能向各位前輩,社友介紹和分享一點自己此行的心得與感悟,。 前期的我們主要去的是總廠的各個車間,,包括同步器,軸齒,,箱體,,熱處理,裝配車間等等,,后期去了整車裝配基地,,以及一些配套零件廠諸如軸瓦,壓鑄,,橡膠制品,。 第一天進入車間,真真切切被震撼到了,,上萬平方米的廠房,,高高的頂棚,震耳的機器轟鳴,,上百臺各式的拉床,數(shù)控銑,,數(shù)控車,,磨床,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專用機床,,叉車來來回回的穿梭,,各種吊臂,機械手在頭頂上移動,,還有彌漫在空氣中的機油味兒和鐵屑味兒,。早在各種各樣的新聞,記錄片中我早已見過這樣的景象,,但是當你真真實實的站在這里時,,心臟仿佛在被狠狠地敲擊,,那種震撼無以言表,這讓我想起最喜愛的紀錄片之一 ——《大國重器》,�,?催^后我常問自己什么是立國之本,這些機械,,工人師傅才是立國之本,,什么“小鮮肉”,“亞洲天團”統(tǒng)統(tǒng)一邊去,,這些“星秀”能造出“輕重機槍迫擊炮,,坦克火炮裝甲車”嗎?韓國的確是世界級的“造星工廠”,,但是可別忘了在另一方面韓國的制造業(yè)也在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每到一個車間,都會有相應的技術人員為我們全程講解并解答我們的問題,,與我們接觸最多的也是這些技術人員,,我所見到的這些技術人員有剛畢業(yè)幾年的年輕大學生,有退伍轉業(yè)回來工作了二十余年的老師傅,,更多的是三十多歲滄桑的大叔,;不管他們年齡,經歷如何,,但水平絕對過硬,。一個車間或流水線的生產全過程如數(shù)家珍,各種零件的工藝,,甚至某道工序中機床設置的參數(shù)信手拈來,。更讓我佩服的是,他們不僅僅是在“知道,,記住”這個境界,,而是在懂得“為什么”的境界。舉個例子,,大家自認為對某個零件的生產全過程了如指掌,,好,那我隨便抽一道工序要求你為我講解為什么采取這種加工方法,,優(yōu)劣之處,,有沒有可以替代的方法或者重新設計工藝。我相信不少人都不敢這么拍胸脯說吧,!所以對于他們,,我們是相當?shù)呐宸?/font> 在某個車間中還有一個封閉的“小車間”,透過玻璃窗,里面是兩臺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機床,,“小車間”里還有空調,,格外干凈,里面工作的工人師傅穿得也與外面不同,,帶隊的技術員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意大利進口的兩臺床子,,全部的安裝調試過程都是由外方完成,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非常高,,但就是很“嬌氣”,,溫度,濕度,,震動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其工作,。而且全英文的操作面板和說明書以及操作保養(yǎng)難度也決定了操作它的師傅工資等級比外面的師傅高出整整兩級!,! 參觀的另外一條生產線全部由加工中心組成,,主要來自日本,韓國以及國產的加工中心組成,,所以整條生產線的投資可想而知,。有趣的是在這條生產線上的國產加工中心是特別針對這一類型的零件研發(fā)的,在犧牲其他方面的精度以及性能的前提下,,保證了相應方面的精度和性能,,這樣下來成本降低不少。但是我們達不到的方面只能通過國外機床來保證了,。有點田忌賽馬的味道在里面,。本來我們可以參觀一個軍用車輛生產的基地,但是由于之前有一個學校違反了保密條例被駐廠軍代表抓個正著,,相關人員都被——,。為此基地不再開放。 另一點讓我注意到勞動保障措施相當完善,。噪音,,高溫,鐵屑,,以及其它不可控因素對工人師傅的身體都會有損害,。在現(xiàn)場,每位師傅都配發(fā)了工作服,,耳塞,防護眼鏡或面罩,,制式手套,,防塵口罩,厚底的工裝靴等等勞保裝備,。相比后期在其他配套廠(私營),,勞保待遇相差太多了,。 質量管理的嚴格,QC工具,,5S活動,,4M變更管理等等,不過對汽車行業(yè)的標準不太了解,。 前期在總廠的參觀學習,,可謂讓我們這些大學生們對真正的生產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于機械專業(yè)的特殊性,,我們不可能像其他專業(yè)那樣在課余輕松的找到相應的實習崗位,,也正因為如此,此行對我們的影響非常非常大,! 從一無所有到如今的成就,,我們的父輩付出了他們的全部,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工人是被尊重的職業(yè),,相信很多社友和前輩都有這樣的記憶,藍色的工作服,,高高的廠房,,自行車的洪流,還有月底加獎金父母的笑臉,。改革開放的浪潮使得許多國營廠倒閉,,許多師傅奉獻大半輩子最終卻沒有什么回報,這是國家的虧欠,,他們也是中國工業(yè)的脊梁,。 在有人譏笑中國生產不出圓珠筆頭和墨水,他們卻不知道這是一個工業(yè)體系的最終產物,,在這些人眼中只有中國和外國這兩個國家,;殊不知我們在與整個西方陣營比拼碰撞,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來追趕西方工業(yè)革命至今的步伐,,國家每年看似龐大的資金投入,,分到方方面面也是十分有限的。 今年的形式不容樂觀,,但各位前輩和社友也不要喪失信心,,困難是暫時的,淘汰也是必須的,。沒有一個大國會愚蠢到遏制工業(yè)的發(fā)展,,中國要成為“工業(yè)霸主”我相信,春天總會來臨! 1993年,,俄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總司令格羅莫夫在時任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問道:“為了讓航母完工,,工廠需要什么,?”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回答道:“蘇聯(lián)、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yè)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yè)部、600個相關專業(yè),、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她。”馬卡洛夫繼續(xù)說,,“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她,,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 借這個故事作為結尾,,望各位前輩,社友共勉,! ————2016年1月 于古城荊州
+ L7 n! D* F5 b.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