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9-27 16:08 編輯
( g& Z @7 h% p; i x7 N
1 Q: R8 N! t6 |$ I" l
5 F- g+ z: q: P6 R9 |7 s5 A5 t8 s
! N+ a' E5 E, L3 J 游標卡尺是工業(yè)上常用的測量工具,也是現代工業(yè)仍在發(fā)揮著不可替代作用的測量工具之一,。據著名青銅鑒定家張頌斌先生介紹,一般認為游標卡尺是歐洲工業(yè)革命時期產生的測量工具,英國在1973年出版的《英國百科全書》中,就記述游標卡尺是法國數學家維尼爾·皮爾在1631年發(fā)明的,。然而,讓很多人感到穿越的是,在漢代就曾出現過與現代游標卡尺幾乎完全相似的卡尺,它比西方科學家制成的游標卡尺早1600多年,。5 N5 m3 r* |" u# n
張頌斌說,1992年5月在揚州一座東漢早期墓中出土了一件銅卡尺,。
2 G7 _# C- F; w: }* X# K 此銅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動尺兩個主要部件構成,卡尺通長13.3厘米,固定卡爪長5.2厘米,、寬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魚形柄,長13厘米,中間開一導槽,槽內置一能旋轉調節(jié)的導銷,循著導槽左右移動,。在活動尺上有一環(huán)形拉手,便于活動尺移動,。使用時,右手握尺,拇指牽動環(huán)形拉手,左右移動,使用方式與現代卡尺完全一樣。這件銅尺既可測器物的直徑,又可測其深度以及長,、寬,、厚,均較直尺方便和精確。惜因年代久遠,其固定尺和活動尺上的計量刻度和紀年銘文,已銹蝕難以辨認,�,!�
$ Z/ B7 x) j! U9 p/ P i" m6 A 東漢青銅卡尺與現代游標卡尺相比較,除了在測量精度上有一定差距,卡尺長度短于現代的以外,其原理,、性能、用途和結構與現代游標卡尺已經非常相似了,都是用于測量和加工圓柱體和球體以及不規(guī)則物體的,。從中不難看出,我國出土的漢代銅卡尺即是原始的游標卡尺,。另外,在國家博物館和北京藝術博物館各收藏一件王莽時代的新莽銅卡尺,它們都有計量刻度和紀年銘文,兩者均比揚州出土的銅卡尺略長一些,卡爪則稍短些,其外形、構造和組合部分基本相同,。
2 i L! W2 |; B 保存在濟南市博物館的洛莊漢墓出土的隨葬車上,傘蓋的青銅桿活套就配合很好,推測與當時先進的測量技術有直接關系,。張頌斌認為,在考古工作中就有商代古車出土,甲骨文和金文中也有“車”的象形文字出現。當時,在造車技術中車軸和車輪內孔的配合,都需精密測量,或許當時已經有更原始于漢代銅卡尺的同類測量工具,。
6 e1 Z1 R+ L5 T* g/ B1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