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人如何管理時間 ( `! H- b' U2 B7 h
( ?7 I; _6 O8 {$ ]3 J5 Z
“時間就是生命”,,在摩爾定律盛行的IT界,,人們更多關注能否跑贏時間,,但是防止時間的無意義消耗更為關鍵,。
w0 ?% ~# i7 q" y+ _; J% a/ X M- i& o3 |
上一次走進小寧的房間,已經是2年以前的事了,,那時的他還是個標準的理工科學生——從他以前那亂七八糟的房間你就可以知道這點,。然而士別2載,,不僅房間整理得有條不紊,房間主人——用了2年時間也從一個普通技術員晉升為華為中層管理者,。
9 r5 f) Y; p* ]8 r0 W, \“在華為工作的這段時間,,你覺得是什么影響你最深?”《IT時代周刊》記者問道,。6 Q3 L X0 o5 u3 C7 P# `
“肯定是我剛到華為時接受的那次培訓,,培訓主題是‘時間管理’,是它完全改變了我的行為法則,�,!毙幰贿呎f一邊打開隨身的筆記本。) E/ v3 L" @- D: ?+ m6 c. h
0 p; J. n* Q' r; ^2 |/ [' I
界定“時間管理”的2大誤區(qū)
; c; n% `' H) E4 m+ p7 `& B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界定問題,。華為時間管理培訓的第一部分,就是讓受訓者清楚了解時間管理的2大誤區(qū):
: M, ?5 M" U! T誤區(qū)一:工作缺乏計劃6 T, N1 _& _: x- E8 v
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大量的時間浪費來源于工作缺乏計劃,,比如: l# X& p9 J1 m1 G
l 沒有考慮工作的可并行性,結果使并行的工作以串行的形式進行,;8 ?- i% R- w0 V: Y h0 T: |
l 沒有考慮工作的后續(xù)性,結果工作做了一半,,就發(fā)現有外部因素限制只能擱置,;
" K9 \; l/ @% {: q; @l 沒有考慮對工作方法的選擇,結果長期用低效率高耗時的方法工作,。
. p/ U* l& v, B7 o& c誤區(qū)二:不會適時說“不” U7 Z9 I! G) D( o0 J
在小寧的筆記里,,有句話非常醒目——“時間管理當中最有用的詞是‘不’�,!�
2 s9 F7 J" A! n6 i9 p; Y: P華為人認為,,人們組織工作不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不會拒絕,這特別容易發(fā)生在熱情洋溢的新人身上,。新人往往為了表現自己,,往往把來自于各方的請托都一一不假思索的接受下來,但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
9 S4 h% g( _; I2 M8 ]5 F但量力而行地說“不”,,對己對人都是一種負責。首先,,自己不能勝任請托的工作,,不僅徒費時間,還會對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礙,。同時,,無論是工作延誤還是效果無法達標,,都會打亂請托人的時間安排,結果“雙輸”,。( e9 y2 W: X. ]- B9 o6 J( ~
所以華為一向強調,,接到別人的請托,不要急于說“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質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體與請托人協調,,在必要的時刻,,要敢于說“不”。6 ~/ g( c% t1 o
) H6 g: {( G" M; x掌握“時間管理”的4大法寶
% \: V1 Z0 Z! p; e* J- W# [雖然有道“成功地界定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但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困境還是不會改變。據小寧介紹,,華為對于時間管理有4大法寶:3 O; H# r, H% Z* Z
法寶一:以SMART為導向的華為目標原則+ i6 e1 h& P8 ]) B4 L- o
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目標原則不單單是有目標,而且是要讓目標達到SMART標準,,這里SMART標準是指:
# a: E- I! k( m" p/ [7 W: p. g3 En 具體的(Specific),。這是指目標必須是清晰的,可產生行為導向的,。比如,,目標“我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華為人”不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但目標“我要獲得今年的華為最佳員工獎”就算得上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了,。$ U; G! v# u: ~5 P
n 可衡量的(Measurable),。這是指目標必須用指標量化表達。比如上面這個“我要獲得今年的華為最佳員工獎”目標,,它就對應著許多量化的指標——出勤,、業(yè)務量等。 C [; k; E. h, k, C
n 可達到的(Attainable),。這里“可達到的”有兩層意思:一是目標應該在能力范圍內,,二是目標應該有一定難度。小寧說:“一般人在這點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實后者也相當重要,。目標經常達不到的確會讓人沮喪,但同時得注意:太容易達到的目標也會讓人失去斗志,�,!�+ x% f$ _3 h2 J i3 J4 X9 _
n 相關的(Relevant)。這里的“相關的”是指與現實生活相關,,而不是簡單的“白日夢”,。) L4 v" J0 j$ ^
n 基于時間的(Time-based),。“基于時間”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指目標必須確定完成的日期,。在這一點上,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不但要確定最終目標的完成時間,,還要設立多個小時間段上的“時間里程牌”,以便進行工作進度的監(jiān)控,。. s# M- J5 n- i- R
法寶二:關注第二象限的華為四象限原則
$ H* ?' W- _$ r. n根據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可以將所有的事件分成4類(即建立一個二維四象限的指標體系),它們分別是:6 u- V( C1 u5 X {6 B: Q
第一類是“重要且緊迫”的事件,,例如:處理危機,、完成有期限壓力的工作等。' b% I% E" B3 g- A7 M
第二類是“重要但不緊迫”的事件,,例如:防患于未然的改善,、建立人際關系網絡、發(fā)展新機會,、長期工作規(guī)劃,、有效的休閑。 d" h6 a5 }( g) m
第三類是“不重要但緊迫”的事件,,例如:不速之客,、某些電話、會議,、信件。
4 W( `+ ~% R# |0 y第四類是“不重要且不緊迫”的事件,,更直接的來說是“浪費時間”的事件,,例如:閱讀令人上癮的無聊小說、收看毫無價值的電視節(jié)目等,。
: h: w4 E& M0 P- z$ ?4 p! X$ B華為時間管理培訓指出,,第三象限的收縮和第四象限的舍棄是眾所周知的時間管理方式,但在第一象限與第二象限的處理上,,人們卻往往不那么明智——很多人是關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這將會使人長期處于高壓力的工作狀態(tài)下,經常忙于收拾殘局和處理危機,,這很容易使人精疲力竭,,長此以往既不利于個人也不利工作。
7 J7 H) s! D- M; d0 P* Z: v: B小寧告訴記者:“我在進華為之前,,以及在華為的初期,,也是一個關注于第一象限事件的人,。那時候感覺很糟,天天加班,,而且工作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后來我轉換了關注的方向,發(fā)現整個感覺都改變了,。這主要是因為第一象限與第二象限的事本來就是互通的,,第二象限的擴大會使第一象限的事件減少。而且處理時由于時間比較充足,,效果都會比較好,。人也更有自信了�,!�) J1 U3 }1 I H2 g, u% Q
法寶三:趕跑時間第一大盜的華為韻律原則
8 ~: g* K2 z& F8 @8 `0 ^日本專業(yè)的統計數據指出:“人們一般每8 分鐘會收到1 次打擾,,每小時大約7 次,或者說每天50-60 次,。平均每次打擾大約是5 分鐘,,總共每天大約4 小時,也就是約50%,。其中80%(約3 小時)的打擾是沒有意義或者極少有價值的,。同時人被打擾后重拾原來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鐘,總共每天大約就是2.5小時,�,!备鶕陨系慕y計數據,可以發(fā)現,,每天因打擾而產生的時間損失約為5.5小時,,按8小時工作制算,這占了工作時間的68.7%,。. U2 X3 A* }3 R
華為也明顯認識到這一點,,在小寧筆記本的頁頭,赫然用紅筆寫道“打擾是第一時間大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為提出了自己的時間管理法則——“韻律原則”,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韻律,,具體的方法包括:對于無意義的打擾電話要學會禮貌的掛斷,,要多用打擾性不強的溝通方式(如email),要適當的與上司溝通減少來自上司的打擾等,;二是要與別人的韻律相協調,,具體的方法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訪對方,了解對方的行為習慣等。
# J& A4 B* B3 P8 r法寶四:執(zhí)著于流程優(yōu)化的華為精簡原則& W- V& M# U: ^8 i( p) i
“崔西定律”是指:“任何工作的困難度與其執(zhí)行步驟的數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 個執(zhí)行步驟,,則此工作的困難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個執(zhí)行步驟,則此工作的困難度是25,,所以必須要簡化工作流程,。”# y. h/ Y- J" k. J5 c
小寧就是標準的“崔西定律”的擁護者,,無論對于個人工作的流量,,還是部門的工作流量,他都是“能省就省”,�,!拔椰F在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分析工作流程的網絡圖,,每一次能去掉一個多余的環(huán)節(jié),,就少了一個工作延誤的可能,這里意味著大量時間的節(jié)省,。這2年來,,我去掉的各種多余工作環(huán)節(jié)達70個,粗略評估了一下,,這里省下的時間高達3000多個小時,,也就是120多天啊�,!毙幏_一張又一張的工作流程圖,,自豪而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
( p; {! w% W* z
3 q3 E# ^( R& u3 k% K. }“不能管理時間,,便什么都不能管理,。”這是現代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的名言,,追求自我突破的華為人不但聽懂了而且做到了,。那么,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