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看來是認真研究了一番的,。你所描述的現(xiàn)象,我也遇到過,。而且不是一臺兩臺機床,。" N1 @. f3 f0 Q8 _9 ^% W2 d
雖然現(xiàn)象一樣。原因卻是五花八門,。
g/ @5 R* A$ T) Z" E' p, ^, h松刀的機械原理:刀具平常裝在主軸上是由卡爪拉住拉釘,,卡爪與拉桿連接。拉桿上裝了百來片碟型彈簧片,,刀具的拉緊力就是彈簧提供的,,一般50刀柄的拉緊力在16000N左右。松刀時拉桿上部的油缸或汽缸加力在壓桿上,,(50刀柄)壓下的行程一般為7mm,,此時卡爪松開,拉桿頂部正好頂住刀柄拉釘頂部,,把刀柄頂出主軸7:24的錐孔,。這樣刀柄就非常輕快地離開主軸。
% m! O! q, y$ Y5 S3 g) o+ W/ M 問題1 樓主懷疑蝶形彈簧片疲勞可能性很小,。只要蝶形彈簧片質(zhì)量過關(guān),,根本沒有可能。因為只有松刀時的彈簧力才大于(50刀柄)16000 牛,,一般為25000牛左右,。也就是平常彈簧力不過16000牛,僅承受設(shè)計載荷的50%,,何來疲勞之說,。
1 \6 Q: A: V: E l# y) J ^問題2 也就免談了。0 Z# R+ n$ S: {, d" ^
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我也只能大致分析一下:: J6 K' C4 S( ^/ N* N2 s; @8 W
樓主說增加松刀行程可輕松卸刀,。我認為可能的原因有:一般松刀油缸(汽缸)是壓在拉桿上部一個套的鍵上的(左右有兩個鍵),。機床換刀時間久了,此兩鍵容易塌角(或者油缸壓在此鍵的部位產(chǎn)生凹坑)從而影響拉桿的行程(只要差0.3),,在松刀松到位時,,拉桿頭部壓不到拉釘頭部,刀柄7:24錐面與主軸孔貼合很好,。此時刀柄就卸不下,。
+ E" S' [& Y6 O7 n此種可能性最大,。
; q ~- h2 o1 k9 Q3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拉釘長度公差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