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簡介: 本田技研工業(yè)(日語:本田技研工業(yè)/ほんだぎけんこうぎょう ),,簡稱本田或HONDA,,是日本一家跨國交通載具及機械制造公司,,主要聞名于其汽車,、摩托車,、引擎、飛機及電力設備生產(chǎn)業(yè)務,。
自1959年以來,,本田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燃機制造商,,每年生產(chǎn)超過1400萬臺內(nèi)燃機,。本田于2001年成為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之后與日本的汽車業(yè)界百年老店日產(chǎn)汽車,,總銷量相持在全國第二或三位中,。在2016年,本田是世界第五大汽車制造商,。
在1986年,,本田發(fā)布了謳歌品牌,并成為日本第一個發(fā)布旗下專有豪華品牌的汽車制造商,。除了汽車和摩托車核心業(yè)務,,本田還生產(chǎn)花園設備、船舶發(fā)動機,、個人船舶和發(fā)電機及其他產(chǎn)品,。自1986年以來,本田參與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究,,并在2000年發(fā)布ASIMO機器人,。此外,,它們還冒險進入航空航天領域,,于2004年建立GE本田航空發(fā)動機和本田HA-420本田噴氣機,并于2012年開始生產(chǎn),。本田在中國有三家合資企業(yè)(本田中國,、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
2013年,,本田在研發(fā)上的投資約5.7%(68億美元),。在2013年,本田成為第一個成為美國凈出口商的日本汽車制造商,,出口108,705輛本田和謳歌車型,,而只進口了88,357輛,。
本田歷史: 本田公司成立于1948年9月,成立之前生產(chǎn)汽車的關鍵零配件活塞環(huán),,創(chuàng)辦人為本田宗一郎,。當時在濱松市成立的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生產(chǎn)紡織機,,不過當時二戰(zhàn)結束日本戰(zhàn)敗,,百廢待舉交通不便,許多人利用自行車去運糧,,本田宗一郎看準這一點,,于是動用巧思,想利用陸軍在戰(zhàn)后遺留下來大批的無線電機,,當做自行車的動力系統(tǒng),,于是低價標購一批,拆下里頭的小型汽油發(fā)電機,,裝在腳踏車上,,再利用水壺當做油箱,把自行車改造成機器自行車,,當買來的無線電機用完,,于是本田宗一郎著手自行開發(fā)名為A型的50cc雙缸機車引擎,后來開始推出A型機車,。后來讓剛開業(yè)不久的本田技研大發(fā)利市,,也讓當時許多車廠跟進,研發(fā)“機器自行車”,。1949年,。本田宗一郎遇見藤澤武夫,他們兩人后來攜手一同將本田打造成跨國大企業(yè),。
2004年開始,,本田制造由柴油發(fā)動的摩托車,除了低噪音外,,也比過去的機車排放更少的廢氣,,減輕了污染的程度。
在北美洲,,本田是第一家開創(chuàng)豪華高階品牌的日本汽車制造商,,其旗下豪華品牌為謳歌,1986年在美國,、加拿大,、香港開始使用。
2018年10月4日本田汽車和通用汽車達成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無人駕駛汽車,。本田將向通用汽車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CruiseAutomation注資7.5億美元,,本田還會在 2030 年之前向 Cruise投入20億美元。這意味著本田將投資Cruise共27.5億美元,。
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本田(Honda),,對這個名字或者這幾個字母都很常見很熟悉,它指的是“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我們國人對本田的認識差不多是摩托車開始,,大概在改革開放初期,本田就與重慶嘉陵有合作生產(chǎn)摩托車,,再到后來的本田汽車,,其實本田集團除了摩托車、汽車之外,,它還有發(fā)電機,、農(nóng)機等動力機械產(chǎn)品,現(xiàn)在的本田公司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家跨國汽車,、摩托車生產(chǎn)銷售集團,,汽車產(chǎn)量和規(guī)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廠家之列,。
縱觀日本幾大汽車品牌豐田,、日產(chǎn)、馬自達,、三菱,、鈴木,本人認為最能夠代表日本汽車工業(yè)的只有本田一家,!
本田公司的創(chuàng)立最早是在1946年,,1948年本田宗一郎以自己名字命名成立“本田技研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東京,,從本田公司命名可以看出,,本田公司是一家注重技術研發(fā)的公司,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設有一項荷利獎,,這個獎項專門用于獎勵那些在機械工程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人,,迄今為止,該獎項一共頒發(fā)過兩次,,一次是在1936年,,頒給了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另一次是在1980年頒給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也就是本田的創(chuàng)始人,因此,,本田也被日本人稱為日本的亨利福特,!可見這兩人在汽車機械制造領域做出的貢獻非比尋常,!
傳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在靜岡縣,出生那天沒有風雨交加也沒有龍飛鳳舞,;宗一郎長到16歲,,讀書不行,念到相當于咱們國家的初中便退學了,,背起行囊,、離開爹娘,一步一回首來到東京打工,,跟咱們中國很多不念書的孩子一樣,,那一年是1922年,中華民國十一年,。
年少的宗一郎不像豐田喜一郎那樣讀過大學有文憑,、有背景、有平臺,、有過專業(yè)技術學習的培訓,,當時的宗一郎就是屌絲一個,大字都識不全,,沒文憑,,沒技術,沒背景,、沒平臺,,還是未成年,但是本田宗一郎這人性格比較堅韌,,上進心特別強,,從小就對機械設計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早早的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像我們這一代最早90后,,很多人還沒有找到自己興趣愛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想干什么,,這對于生活和人生而言是一種悲哀。
人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把興趣愛好變成一種生存本領,,本田宗一郎由于他對機械設計非常的感興趣,,于是就在東京的一家修理廠當學徒工,這個屢見不鮮,,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多段不同的打工經(jīng)歷,,當時的日本已經(jīng)有汽車了,宗一郎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學徒工生涯,一轉眼干了六年,,1928年宗一郎結束了自己打工生涯,,不想在寄人籬下給人打工了,想自己單干,,所以本田宗一郎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和上進心的一個人,,辭職不干以后,本田宗一郎自己就單獨開辦了修理廠,,憑借六年打工生涯的經(jīng)歷為基礎,,修理廠經(jīng)營的還不錯,這一年本田宗一郎22歲,,我想到我22歲的時候還在學校談情說愛,。
時光如梭,轉眼間又是一個6年,,1934年,,本田28歲,又不甘心一輩子只當個修理廠的老板,,于是在這一年成立了“東海精密機械公司”,,這個公司主要生產(chǎn)活塞環(huán),最大的客戶就是高富帥的豐田喜一郎,。
1937年日鬼子進咱們村那年,,豐田喜一郎他們家就開始造汽車了,所以本田造的活塞環(huán)大部分都賣給了豐田公司,,這次一做就是11年,,本田再一次不甘心只做活塞環(huán)給他人做嫁衣了,做了幾年活塞環(huán)之后,,1945年本田索性就把公司打包賣給了豐田公司,,獲得了一部分資金。
本田技術研究所在獲得這部分資金后,,宗一郎開始造摩托車,,1946年,本田創(chuàng)建“本田技術研究所”,,當時還沒有成立公司,,那他為什么看上摩托車這個行業(yè)呢?那會二戰(zhàn)剛結束,,日本被美國人揍的是鼻青臉腫,、遍體鱗傷,本來地方就不大,,兩個原子彈直接給炸懵了,,經(jīng)濟一落千丈、百廢待興,各種生活物品十分的匱乏,,許多人不得不去黑市或者鄉(xiāng)下高價購買糧食,,交通不夠發(fā)達,,需要物品的人又太多,,汽車、火車經(jīng)常都是超載滿員,,天天都跟咱們的春運似的,,到處都是人,騎自行車又都是崎嶇山路不僅費力而且又載不了多少糧食,,本田宗一郎一看這情況,,感覺來了,馬上就想到戰(zhàn)爭結束后陸軍留下的許多無線電通訊器,,他把這些東西低價收購回來,,從上面拆下小汽油機,再給弄個水壺當油箱,,安裝在自行車,,做成一種新型的“機器腳踏車”,立即在日本東京就成了搶手貨,。
在造摩托車之初呢,,日本政府是不準本田宗一郎造摩托車的,當時在日本本土已經(jīng)有差不多幾百家摩托車制造商和供應商了,,日本政府覺得多的有點泛濫了,,就限制本田宗一郎造摩托車,但宗一郎這個人啊,,不做不說,,做就要死磕到底,怎么辦呢,?代表日本去參加摩托車比賽,,要是能弄個冠軍回來,不僅能讓我的摩托車在世界上出名了,,而且政府就不會再限制我生產(chǎn)摩托車了,,估計還會褒獎我給我發(fā)個獎狀啥的,為了說服日本政府,,宗一郎就派了幾名年輕的車手,,四臺摩托車、去參加英國的一個曼島TT比賽,,第一次參賽沒什么經(jīng)驗,,鎩羽而歸,還把本田最有名的一位車手死在了英國曼島,四臺摩托車沒有一臺跑完整個比賽的,,回到日本后,,宗一郎很上頭啊,跟預期結果完全不一樣,,當時宗一郎在日本同行中被當成了笑話,,但是宗一郎就是宗一郎,他不是宗二郎,,不灰心,、不喪氣、不認輸,,重新研究設計,,還要再去參加比賽,當時宗一郎可算是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第二年再去參加比賽,這次去了六臺車,,過五關斬六將,、披荊斬棘、大殺四方,,最終本田車手包攬了比賽的前六面,,由此本田摩托車名聲大噪,兩炮打響,,第一炮不是沒打響嗎,?消息當然也很快傳回到日本,日本政府這才批準本田生產(chǎn)摩托車了,!
本田技研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過了不惑之年的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所以現(xiàn)在我們看本田的摩托車能夠在全球市場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就是因為本田一開始就是一家生產(chǎn)鉆研摩托車的公司,。
本田在生產(chǎn)了十幾年摩托車之后,到了60年代,,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制造、改進本田生產(chǎn)摩托車的技術在全世界已經(jīng)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與此同時,,日本豐田的汽車在世界也已經(jīng)很出名了,本田宗一郎又不甘心只在生產(chǎn)摩托車了,。 1961年,,本田公司開始研究制造汽車,,前面有了發(fā)展摩托車經(jīng)驗,同樣的套路,,先揚名再說,,參加世界頂級汽車運動比賽F1,F(xiàn)1比賽在1950年的時候就開始有了,,第一次去參加F1比賽,,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本田宗一郎還是本田宗一郎,,不是宗三郎,,你要不讓他輸,,他還就不知道怎么干了,,輸就輸么,又不是沒輸過,,尋找問題總結經(jīng)驗繼續(xù)干,,非得弄個冠軍不可,到了1964,,在墨西哥的F1賽車場上,,Honda RA272賽車,配備48氣門V12水冷式發(fā)動機經(jīng)過頑強拼搏,,激烈廝殺,,終于拿到分站冠軍,本田宗一郎高興啊,,宗一郎一直都有這個理想跟愿望,,希望自己制造的汽車上可以在國際賽場上拿到冠軍,,宗一郎這回可算是美夢成真,,宗一郎雖然讀書不多,但是有夢想,、有奮斗精神,、有干勁,,可見夢想是多么神奇的一個東西。同時本田的這個冠軍也把日本汽車制造技術帶入到國際先列,,后來在1967賽季取得年終積分第四名,,1968年退出F1比賽,直到1983年本田才重返F1賽道,。
就在本田汽車穩(wěn)步發(fā)展的時候,,1970年日本頒布了“馬斯基”,這政策說白了就是限制汽車排放政策,,這個政策最早是美國人提出來的,,日本人借鑒實行,,日本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國家,以前學中國,,后來中國閉關鎖國了,,越來越落后,日本一看沒得學了,,再跟清朝學就要變屌絲了,,掉過頭向歐美發(fā)達國家學習,日本是整個亞洲國家里第一個走資本主的國家,,再說到這條法令,,這條法令的頒布與實施對汽車公司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生死存亡在于能不能生產(chǎn)出符合規(guī)定的發(fā)動機了,。
刺激來了,,1972本田研究出CCVC發(fā)動機,不是中央電視臺,,這項發(fā)動機技術比福特,、豐田、日產(chǎn)都搶先了一步,;雖然我起步晚,但別忘了我可是個技術瘋子,,1973年這款發(fā)動機搭載在“西比古”轎車上面,第二年推出這款車我們都知道,,它叫“阿科德”,,我們國人叫它雅閣!這兩款車推出之后,,本田的汽車王國開始大邁步走向國際市場,,在美國的銷量僅次于通用、豐田,,CCVC的發(fā)動機也讓本田技研工業(yè)總公司受到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全美科學協(xié)會的高度評價。
在本田宗一郎看來,,要想在汽車行業(yè)混個樣出來就要參加比賽,,F(xiàn)1賽場屢次沖冠失敗后,1986年,,本田以引擎供應商的形式與威廉姆斯車隊合作,,擊敗了所有對手,在1986年獲得F1車隊世界冠軍,。
到了80年代,,本田公司已成為日本第三大汽車制造商,80年代末,,本田已成為世界上的第三大汽車制造商,。與此同時,,本田宗一郎的接班人河島喜好奉行他的“經(jīng)營要面向世界”的基本方針,決定到美國建廠生產(chǎn)本田汽車,。本田公司在美國生產(chǎn)的“本田一阿科德”牌汽車在80,、90年代,成了美國最暢銷的汽車,,并使本田宗一郎成為第一位進入美國汽車名人堂的日本企業(yè)家,。
本田宗一郎這個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他與日本其它的企業(yè)家不同的是,,他本人不僅對制造技術方面執(zhí)著之外,,他的經(jīng)營理念是先進的,1973年本田公司舉行創(chuàng)業(yè)25周年紀念活動,,就在這一天,,辭去了本田技研工業(yè)總公司董事長一職,就任公司最高顧問,。他把公司最高領導的寶座讓給45歲的河島喜好,。這個接班人跟本田宗一郎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只是一個普通的技術專家,,這在日本企業(yè)史被傳為一段佳話,也是富有遠見的創(chuàng)舉,! 本田宗一郎有450項發(fā)明和150項專利,,被譽為日本經(jīng)營四圣之一,縱觀本田宗一郎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式的人物,!
本田的看家本領咱們再來說說本田的看家本領,,首先不得不說本田的發(fā)動機技術, 1989年, 松澤健一發(fā)明了i-VTEC技術,,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可變氣門相位及升程控制系統(tǒng)”,,在本田這項技術之后才有了寶馬的Valvetronic、才有了豐田的VVT-i,、才有了三菱的 MIVEC,,本田的這個技術就是所有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控制技術的鼻祖。地球夢發(fā)動機的黑科技,、缸內(nèi)直噴技術,、發(fā)動機輕量化、可變氣門升程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的使用讓本田發(fā)動機相對于同排量的其他發(fā)動機而言,,無論是動力還是油耗都非常優(yōu)秀,本田的CVT變速箱,、AT變速箱以及雙離合變速箱可謂是獨樹一幟,,它的很多零件都是自己生產(chǎn)的,,這就保證里零配件的質(zhì)量從而降低整車的故障率,在美國有一個JD-POWER排名,全球汽車可靠性排行榜中,,本田幾乎從來沒有跌出過前五名,。本田的可靠性也讓本田汽車在二手車市場的保值率非常高!另外本田造車還有自己的一套MM理念,,就是發(fā)動機艙和后備箱最小化,,乘客倉最大化,這一點在飛度車型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本田宗一郎:把公司命名為“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 提到日本公司,定然繞不過本田,,他的創(chuàng)始人本田宗一郎被稱為“日本的福特”,,更享有日本“經(jīng)營之圣”之一的名譽,不只是天才發(fā)明家,,更是天才的管理專家,。他一生最大的遺憾竟然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公司,他為什么會這樣說,?
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11月17日出生在日本靜岡縣的一個窮苦家庭,,他自幼便對機械表現(xiàn)出了一種特殊的偏好。雖然出身貧寒,,卻成為天才發(fā)明家,,擁有470項發(fā)明和150多項專利。創(chuàng)立的“HONDA”(“本田”品牌)今天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chǎn)廠家,。他是日本戰(zhàn)后經(jīng)濟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之一,。被現(xiàn)代工業(yè)界譽為“亨利·福特以來惟一的最杰出最成功的機械工程企業(yè)家”。本田宗一郎不僅是個天才發(fā)明家,,在日本更是享有日本“經(jīng)營四圣”之一的榮譽,。期間也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的經(jīng)營語錄。
一,、青春易逝,,不用實在可惜
“人生的青春,逝去就不再來了,�,!薄澳贻p有為”是指能夠珍重青春的人,如果青年時代無所作為,,那就是“年輕無為”,,這實在很可惜。青春本身就是無量的寶藏,,具有偉大的價值,。青年人應該利用青春的特權,,多做一些事情。即使做不成功也不要緊,,至少也會換來一點失敗的教訓,。青春一縱即逝,不用它實在很可惜,。
二,、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我在30歲的時候,,還在當老學生,。當時我已經(jīng)是一家工廠的經(jīng)營者,這家公司有50個工人,,我是社長,。那時候,我去拜托濱松工業(yè)�,?茖W校的校長,,他同意收我當旁聽生,從高工一年級學起,,天天上學,,為的是想學一點工科的理論課程。學校一放學,,就回到自己的工廠工作,,邊學習邊工作,每天忙得不得了,。通常都工作到三更半夜,不眠不休,。人的一生離不開學習,。要想進步就不能離開學習,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三,、公司不要用關系進來的人
靠關系或請人介紹,這種人我公司絕對不錄用,。原因很簡單,,靠關系進來的人沒有一個是有才能的人,真正有才能的人要靠自己的力量進來,。請人介紹更是不可靠,,尤其請國會議員介紹進來的人,我沒有發(fā)現(xiàn)過有一個是可用的人才,。 我從來不過問公司的人事問題,,也不擔任新進人員的考試委員,,因為我對“人社考試”一直抱著懷疑。何以在學校念了三四年的畢業(yè)生,,能在一二小時的考試過程中就把他的能力考出來,?再說,即使新進人員考試合格,,他的能力也只不過考試委員的水平而已,,我看沒有什么了不起。
四,、絕對不允許公私混淆
我一生從來沒有用過公司的錢,,雖然我是這家公司的社長。不但如此,,我也禁止公司的高級人員使用公費做接待工作,。用接待來做生意,是最沒出息的做法,。 我把公司的公車廢止了,,不讓高級人員坐公司的轎車上班。我自己也是開私家車上班,,連汽油也是用自己的錢買,。不但如此,我最看不起有些公司,,讓公司的社長夫人坐公司的車去看戲,、去百貨店購貨、去參加宴會,,甚至讓社長的小孩也坐公家車去上學,。有些社長把公司的公家車司機叫來為社長夫人或小孩開車,簡直不合道理,,這是公私混淆,,假公濟私,萬萬行不得,。
五,、工作是為自己工作,不是為別人工作
公司職員遇到社長不必起立敬禮,,他只要拼命地工作,,就是對社長的最高敬意。虛禮無用,,工作要緊,。 工作是為自己工作,不是為別人工作。所以說,,有人認為他是為公司工作,,這就不對了。因為能為自己工作,,而在工作上找到樂趣,,這就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公司的幸福,。有人為工作而工作,,不是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世界上沒有比這種工作更無聊的事了,。
六,、窮苦出身,才會更加努力
在貧窮家庭出生,,不要以為是可恥的,。也不要因為家境窮苦,無法上比較高級的學校而悲觀,。反而要為出生在貧苦家庭而自傲,,因為出生在貧苦家庭,這是給你一個努力的機會,。由于出身窮苦,,自己想從窮苦中解脫出來,自然會比人家多加一倍努力,。努力的結果,,絕對會帶來比較富裕的人生。成功的人物,,大多出身貧苦的,。
七、成功的秘訣在于永不模仿別人
我成功的全部秘訣,,就在于永不模仿別人,,永遠立志創(chuàng)造出別人從沒有過的高質(zhì)量產(chǎn)品,正是這樣不懈的努力,,才走上了汽車產(chǎn)業(yè)的顛峰。 我討厭模仿,。所以我們公司是以我們自己的做法去探索的,,為此我們也吃盡了苦頭。雖然趕超他們之前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但是,,在趕超之后,我們技術上的領先就形成了彼此之間的差距。我們從一開始就選定了艱苦奮斗的方向,,所以是先苦后甜,。模仿只圖一時的舒服,日后就會叫苦不迭,。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是尤為關鍵的。我現(xiàn)在還是這樣想的,,模仿一次,,就會永遠模仿下去。 八,、模仿是先樂后苦,,創(chuàng)造是先苦后樂
模仿,就是把人家的研究成果據(jù)為己有,,制造出一模一樣的商品,。雖然模仿得真似乎很不容易,但是世界上沒有比模仿更加快樂的事情,。能把它模仿成功,,不是很快樂嗎? 話雖如此,模仿是先樂后苦,。因為一旦嘗到了這個滋味后便欲罷不能,,只要有一次模仿成功便不想自己創(chuàng)造了。這樣,,不想自己創(chuàng)造而專事模仿,,永遠走在人家的后面,世界上還有比這種事更痛苦的嗎,?無法超越人家,,或制造出人家要向你模仿的東西,怎么會快樂呢? 可是,,創(chuàng)造就不同了,,是先苦后樂。創(chuàng)造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工作,,有99次失敗才會有一次成功,。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時間,、金錢,、精力、創(chuàng)意,、工夫等都不可或缺,,并且這幾項因素又不一定能保證最后會給你帶來成功。 話雖如此,一旦創(chuàng)造成功了,,其快樂是無與倫比的,,并且創(chuàng)造會給你帶來永遠的快樂,不會是短期的,。所以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先苦而后樂,,何樂不為?
九、我對他人的“失敗談”特別感興趣
什么是“失敗談”,?就是談一些失敗的經(jīng)驗,。什么是“成功談”?就是專談他的成功史,。我不喜歡聽人家的成功史,,因為他人的成功不一定對我有幫助,可是他人的失敗可以作為他山之石,,拿來攻玉,。所以,我對他人的成功不感興趣,,反而對他人的失敗特別有興趣,。 一個沒有失敗過的人,實在很可憐,。我認為人不經(jīng)失敗就不會長智,,更無成長可言。人都是從失敗中,,記住了失敗的經(jīng)驗,,然后檢討為什么會失敗。反省失敗的原因,,雖說經(jīng)歷了一次的失敗,,卻會帶來長期的成功�,!笆∈浅晒χ浮边@句名言,,一點都不假。 聽聽人家的“失敗談”,,便可叫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因為能夠避免犯錯,才有成功的希望,。至于聽人家的“成功談”,他人的成功肯定有他人的條件,他人的條件不一定和你的條件一致,,聽這些“成功談”對自己毫無幫助,,所以我就不喜歡去聽,原因就在這里,。
十,、我把公司名稱叫“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
“本田技研工業(yè)公司”和“本田技術研究所”,這兩家公司都是用我的“姓”取名,,這樣的做法是我一生感到后悔不及的愚舉,,于今覺得非常遺憾。 為什么呢,?這違背了我的哲學,。我一直認為公司是大眾的公司,是天下人的“公器”,,并非我一人的公司,,不能把公司作為“私器”。因為公司用我的“姓”取名,,便會引起誤會,,大家會認為我把公司“私物化”,是一個獨裁的經(jīng)營者,。實際上,,我連我的兒子都不讓他進入公司做事,要他自己去開一家叫“無限”的公司,。并且,,我在十幾年前已把本田技研工業(yè)和本田技術交給別人去經(jīng)營,現(xiàn)在的社長叫久米,,前任社長叫河島,,這兩位社長都不姓本田。 有一次,,鈴鹿市長要求我把鈴鹿市改名為本田市,,他所持的理由是:本田技研在鈴鹿市有大型的鈴鹿賽車場,又有幾家鈴鹿工廠,,幾乎全市的市民都靠本田吃飯,,因為市民的一半以上都是本田的員工與家屬。豐田汽車的根據(jù)地叫豐田市,,日立制作的發(fā)祥地叫日立市,,那么本田技研所在地鈴鹿市也應該改名叫本田市才對。鈴鹿市長的建議,,初聽之下很有道理,,可是卻被我拒絕了,,因為這是違背我的哲學的。我已經(jīng)為公司的取名感到后悔,,不能再犯一次錯誤,,否則我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1991年8月5日,,本田宗一郎在東京與世長辭,,終年85歲。
作者:本田宗一郎,、本田官網(wǎng),、MBA智庫、日進斗機,、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張麻子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