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發(fā)表于 2014-8-23 21:42:11
|
只看該作者
其實人力成本上升,,只能代表價格優(yōu)勢減小,不能代表性價比優(yōu)勢減小,。這是一個純邏輯問題,。) y$ b) S& Z+ n5 g) C
( E6 J O/ X( u, o
為什么東南亞地區(qū)的國家里歐美更喜歡日本、中國,、泰國,、印尼等?因為好交流,,而且價值觀可以溝通,。中國可能有些小企業(yè)老板的確目光短淺,但他們不傻,,你給他利益分析清楚了,,他知道該怎么去做。他跟你不配合,,是因為他有自己的苦衷,。
# n L9 e0 a9 T, D6 _但是去印度之類的國家試試,人家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信仰,,有自己的不守時,、不勤勞、不靠譜的特色,,很多東西你沒法溝通交流,。老外都知道中國人愛說“差不多”,印度人愛睜眼說瞎話,,這就不是一個等級的了,,哈哈。: R* G2 R8 P) X9 G. Y
M, B( K, K: r( z
人力成本便宜,,但交期更長,,質(zhì)量更不靠譜,那性價比很有可能更低,。你看很多在東南亞的子公司投資又撤資,,那都是失敗的教訓(xùn)。當(dāng)然還是那句話,,每個行業(yè)也不一樣,。更何況有的地方建子公司是為了當(dāng)?shù)厥袌觯械牡胤浇ㄗ庸臼菫榱巳蚴袌�,,這就更加的不同,。不過總而言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只要保證質(zhì)量與人力成本一起上升,,甚至更快的上升,,中國就還是會有機會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