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科技網(wǎng)站Gizmag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近日研發(fā)了一種新型超輕復合材料,,該材料由鎂,、納米陶瓷粒子,、碳化硅納米粒子合成,具有優(yōu)良的承重能力,,對今后汽車輕量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 i, B8 W6 C4 K/ T7 ^! S0 M0 P) o鎂(Magnesium)在工程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潛能,它被認為是結構金屬材料中能夠承重的最輕金屬,,也是地殼中第八大富有元素,。不過,另一方面,,在強度與硬度方面的表現(xiàn),,鎂與其他金屬相比可能略遜一籌,。
( L4 {5 O' s9 k2 r1 u0 o& e% V: \) H8 t5 m4 V
但是,近日UCLA的研究人員發(fā)表報告,,聲稱使用鎂與碳化硅納米粒子合成一種新型復合材料,,具有超輕、超強承重能力,,可造福航空,、汽車、航空等諸多領域,,對于提高能源效率具有重要意義,。7 l& C7 {! f1 L: y. e% \
UCLA機械與航空工程學院教授李曉春博士說:“對于像鎂一樣的輕型金屬來說,研究人員提出納米粒子可以很容易增加金屬強度,,而且不損害其可塑性的觀點,。但是,此前從沒有人能夠將納米陶瓷粒子(ceramic nanoparticle)與熔融金屬充分融合,,直到現(xiàn)在,。”李博士同時也是整個研究組的組長,。; y7 ^' ]( h7 V( E' L* g( r% w
/ @# p% ?$ [% u7 P1 y& j; [, W據(jù)悉,,在之前的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微米(microscale)級別的陶瓷粒子,,但是材料的可塑性大大降低,。為克服此問題,研究人員改用了納米(nanoscale)級別的陶瓷粒子,,結果,,鎂金屬強度大大增強,可塑性保持不變甚至有時大大改善,。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納米粒子往往會簇成一團,,而不是平均分散在金屬材料之中。: S6 }# u# s$ b7 T
1 q3 _% ?9 I/ S8 G% n& y/ w& D
研究人員最大的成果是改善加工工藝,,使用碳化硅(silicon carbide,,俗稱金剛砂)——一種常用于工業(yè)切削片中的超強硬度陶瓷,來生產(chǎn)該種新型復合材料,。小于100毫微米的碳化硅能夠充分分散于熔融狀態(tài)的鎂鋅合金,,而粒子本身的動能則能防止它們簇成一團。
* ~+ W3 S' J5 o9 G, R W- ~" T
9 y0 h0 g+ Q; k9 X8 F# T( H然后,,該材料通過高壓扭轉(high-pressure torsion)的方式進行壓縮,。目前,,高壓扭轉在金屬加工工藝中非常普遍,壓縮力和扭轉變形同時作用于材料,。在過去二十幾年里,,因為可以生產(chǎn)出高強度和晶粒細化(grain refinement)材料(甚至是納米級別材料),高壓扭轉方式在業(yè)內(nèi)逐漸流行,。5 t& o. F* c& q4 o* b
2 p/ u! g) M9 e% R最終產(chǎn)出的金屬復合材料由14%的碳化硅納米粒子和86%的鎂構成,。新材料在試驗過程中,展示出了相關材料歷史上最高強度水平(斷裂之前可承受的最大重量)以及最優(yōu)硬度重量比,。而且,,材料還展示出了超強的耐高溫特性。
- a* Y L2 v1 _/ J6 K! `1 ^( \' f6 `) S0 L0 m6 O. m. A3 X
李曉春博士介紹說:“我們目前的研究結果僅是新型復合材料的皮毛,,而未來具有革命特性和功能的系列新型金屬復合材料將不斷涌現(xiàn),。”
8 I) p& i& O5 {: P! `# L$ d- |1 o9 q
$ [7 X3 o; B0 U9 O+ t2 {0 n) z目前,,該發(fā)明成果已經(jīng)被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了,。新型復合材料或將比塑料還要輕,比金屬表現(xiàn)還要好,,未來將在汽車,、航天、醫(yī)療等方面大展身手,。
" f; ?9 ] m9 C2 l+ j6 A0 A6 A3 X e3 }7 F8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