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給客戶做了一種治具,,一共生產(chǎn)4套,治具上邊的零部件挺多的,,有的需要自行購買標準件,,有的需要外協(xié)定制,這樣就找了一個外協(xié)的小廠,,和老板之間都認識,,找了個時間把治具樣件拿到公司,,現(xiàn)場大卸八塊進行了分析,也對各種零件的工藝要求進行了分析,,最后給外協(xié)廠家一個最終的加工圖紙和工藝要求,,并提出讓老板盡快報價,包工包料包稅,,全包,,因為之前給過老板大致的圖紙和一些主要零部件的報價,當時是4000塊,,時間不長老板報價就過來了,,加上另外的那些小零件,總的價格是7000塊,,就額外多加工了幾個小零件,,而且都是差不多的,一共不超過12個,,瞬間感覺老板有點黑了,,然后,老板是這樣解釋的:這套治具報到最終客戶那里可以達到2萬塊,,利潤比較豐厚,,而且整個治具的裝配時需要老板來完成的,還需要進行一些調(diào)試,,后期可能還會有售后服務(wù),,所以報價相對的有點高。 報價應(yīng)該按照個人公司的生產(chǎn)規(guī)模,,設(shè)備,,工時等各方面的一個參考來確定的,并且是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前一段時間,,咱們社區(qū)有一些關(guān)于詢問如何報價的帖子,社友們的回答都很忠肯,,也很科學(xué),,但是還沒聽說過報價考慮了下游客戶的利潤,然后報了個高于市場的價格,,其實,報價是一門學(xué)問,,如果能合理的增加自己的利潤點,,比如,人家都用同樣的工藝加工一種產(chǎn)品,,價格是100塊,,而你通過別的工藝,,也可以達到圖紙要求,并且高效,,省錢,,那么你也可以報100塊的,改進工藝節(jié)省下來的利潤就可以自揣腰包啦,,但是這種通過揣摩客戶的方法個人認為不太合適,,社友們,你們說呢,?
1111.jpg (467.66 KB, 下載次數(shù): 184)
下載附件
2018-5-20 16:52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