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一家大型重工機械設備制造,,主要做軋機,牌坊,、短應里(波米尼,、達涅利)以及爐區(qū)設備,,線材、棒材,、型材(冷軋,、熱軋)、薄板,、中寬帶,。
你也算大老板了, 估計160,, 200的鏜銑加工中心也好幾臺了,,趕上前幾撥行情,本也收的差不多了,。
所以也沒啥急得了,,只是下一步如何走了。
其實企業(yè)發(fā)展到你這個階段,,是很關鍵的,,走錯了,就是死路一條,。很痛苦的,。
你自己總結的幾點:
1、管理跟不上,,內外關系不默契,,爭功得力,打小報告,,管理人員不好管理,。家族式管理,沒有像樣的管理模式和企業(yè)文化,。
2,、員工沒有責任心,沒有以廠為家的觀念,,晚上給別人加班或者回家干農活,,白天在廠里打瞌睡,搞個工傷還得處理,,影響生產,,而且員工基本上不學習,我?guī)装偃f一臺的設備比同行好很多,,先進的多,,但是成產效能不如別人的一半。
3,、今年國內招標非常骯臟
4,、沒有銷售團隊,,信息比較閉塞。
其實還是一個管理思路問題:
像你這種企業(yè),,有幾種模式:
一種,,以生產為籠頭的,那一般是掛靠大企業(yè),,給人家做代工,,外協(xié)什么的。跟在SMSD,, VAI后面或者國內重機廠后面,管理也簡單,,一般是大河漲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這種最重要的是維護關系,,提高加工能力和質量,,提高效率。
另一種,,技術為籠頭,,自己有一兩套擅長,我見過,,冷軋后處理線,,干得很多,干順了,,也有點名氣,,就靠那一兩招吃飯,但很辛苦,,老板最后太累了,,賣廠走人。
還有一種,,銷售為籠頭,,客戶要啥,就干啥,,就是要航天飛機,,也得去弄。 靠著銷售能力去拿單,,殺價,,殺得很辛苦。有些干脆就是依托大廠,,在外面摟活,,就幾個銷售人員,,加一個小廠,開在大廠邊上,,這種風險最小,,最輕松。
再有一種,,客戶為籠頭,,依托某個鋼廠,或者干脆就是合股,,細水長流,,有活干,然后再出門搞點活,,最后越搞越大,。
你的問題還是你企業(yè)定位問題,定位好了,,自然那幾個問題就解決了,。
現(xiàn)在我看做的好的幾個廠,
1,、基本都是以銷售為籠頭,,你的管理,研發(fā),,設計,,制造團隊都應該圍繞銷售團隊來。
2,、定好位,,玩連鑄,就玩連鑄,,玩爐子的就玩爐子,。什么都玩,客戶積累不起來,,經驗也積累不起來,。你干了那么多項目,總有些積累吧,,選擇一些作為主要的突破口,,這樣才能做的精。不過換行業(yè),,可能性很小,,除非你有什么特殊機遇。
3、項目要干,,備件也要做,,下決心玩Sendzmir軋機了,后市場也得看著,。備件市場是芝麻,,那也得干,那能天天有項目呢,。
4,、銷售團隊應該是復合型,技術,,商務,,管理都能玩得起。
5,、你自己的廠,,得有些規(guī)矩,疏之則遠,,近之則狎,人都是屬下流的,,要管,,立下游戲規(guī)則,然后都要按這個來,,自己不要破這個規(guī)矩,。
6、有些事,,不妨有些長遠心,,比如: 愿景,行為準則,,還是要搞,,那玩意不是靈丹妙藥,但是對長遠發(fā)展確實有用,。
7,、國內招標非常骯臟,這應該不是問題,,這里面都有套路的,,按套路來就是了。
8,、同行合作,,禁止惡性競爭,互幫互助,共同盈利,。這根本不可能,,想都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