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就對這個有些疑問,,不過沒那個閑心思考這個,。
# w( V1 ?$ w& y0 J% z* p, W3 x比如說一個老板,,拿些錢,,雇傭幾個人做事。假設,,這種事業(yè)只有多人合作才能完成,。那么,產(chǎn)生了利潤,,如何分配,?
# m0 X; k" t! y. L3 W' x按照馬的理論, 似乎所有賺到的錢,,都應該分給工人,,當然也應該分一部分給老板,作為工資,。1 J, E" ?- k) d4 Z+ D
但是,,做成這個事的重要一部分,老板當時出的資金,,如何取得自己的收益,?
2 l/ Z$ x- P& | n! V P& e馬的意思就是說,這個資金狗屁都不是,,就不應該有收益,。或者應該收益很少,。0 }% [% g5 x; l: M$ b5 `0 w6 n) r
到底是否應該有收益呢,? 肯定應該有啊。在這個過程中,,資金的作用,,與工人的作用沒區(qū)別啊,都是生產(chǎn)要素吧,?' Q) `/ z. L) A$ D0 H, r) [
那就是說,,可以有收益,但不能太多,,否則就是剝削,。
& ~ o3 a2 X" A1 x但是到底這個界限在哪里呢? 多少叫剝削,多少就是正常收益呢,?
# |3 ^+ K3 q4 o: j7 y4 T3 M其實這個應該是個市場問題,,前面有朋友說到了: 如果不存在壟斷,那就沒那么多的剝削,。因為大家都是在賺社會認可的那部分錢,。0 G6 g" r* E: F9 q% p
當然也會有不平衡的時候,而且會很多,。但是一個正常經(jīng)濟秩序的社會,總是會自動調(diào)整或被動妥協(xié)的,。所以呢,,那個,不要叫“ 剩余價值”了吧,。
# C: H( Y# p% u9 ~2 O樓主說到這個問題,,我覺得也確實挺好的。我們被洗壞了,,認為地主富農(nóng)的財富都是簡單剝削來的,。這個認識,絕對對于經(jīng)濟發(fā)展是不好的,。如今很多真相 出來了,,才知道,劉文彩是那樣的,。也沒有周扒皮去半夜雞叫,。! w, Z3 o" e* y
/ i5 t1 z: v( r0 u6 [
胡說兩句。 |